推动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展现引导力
当地时间11月18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波恩会议)在推迟一天后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谈判文案,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诉求。带来“搭桥方案”的中国为会议成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建设性作用,受到各方普遍好评。
“搭桥方案”发挥建设性作用
波恩会议自6日开幕,聚集了来自195个缔约方的超过2.5万名代表。会议原定于17日闭幕,在经历20多个小时的连续谈判后,终于在18日凌晨5时许结束。谈判之艰难可想而知。最终能取得积极成果,德国“明镜在线”如此解读“中国智慧”:“中国为气候会议带来了‘搭桥方案’,由此将树立起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引领地位。”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搭桥方案”即是在出现很大分歧时,由中国牵头,将各方最对立的观点拎出来,尽可能地寻找“最大公约数”,赢得各方的认可和让步。这一做法在多边磋商时很起作用。
解振华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77国集团加中国”“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内部加强了沟通协调,特别是做了欧盟、“伞形国家”,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工作。在中方的斡旋之下,会议最终取得了大家都能接受的成果。
“中国在气候会议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德国环境部长芭芭拉·亨德里克斯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总结中方的表现。会议期间,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肯定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对谈判带来的建设性意见。他表示,中国正明确传递着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积极信号。
提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气候变化应对资金等相关问题,是此次会议的重点和难点。对此,解振华表示,“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现了空前团结,发达国家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建设性。”在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驱使下,会议成果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平衡地反映了各方的关切,维护了多边进程的有效性和各方互信,为《巴黎协定》实施谈判如期完成、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议最终通过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积极成果,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促进性对话的组织方式,特别是通过了加速关于2020年前实施的一系列安排。
解振华说,明年谈判任务还很艰巨,希望各方继续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进谈判如期达成关于《巴黎协定》实施的一系列安排。希望各方抓紧批准《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发达国家继续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巴黎协定》达成和通过只是起点。她承诺,到2020年,德国用于气候问题的财政支出将翻倍。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国计划到2021年关闭国内所有燃煤电厂,此外将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合作,于今年12月12日在巴黎组织召开国际气候峰会,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
中国能源结构变革让世界受益
会议期间,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作为也受到各方“点赞”。“德国观察”等欧洲3个独立机构发表报告,赞扬中国“正走在超预期完成2030年减排目标的轨道上”。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高度肯定了中国在清洁能源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举措上的决策力和行动力。“中国会再次掀起清洁能源的技术革命。”比罗尔列举了中国在风电、太阳能、电动汽车诸多技术上的成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中国确实在积极行动”。
解振华指出,过去10多年实践证明,中国正在探索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2005至2015年,中国以年均5.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5%的增长。在此期间,中国GDP增长了1.48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72%下降至6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7.4%增加至12%,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8.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亿吨,森林蓄积量增加了30亿立方米,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扭转了多年来二氧化碳快速增长的局面。
根据不久前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持的《2017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94%的受访者支持中国落实《巴黎协定》,96.8%支持中国政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从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是得民心的。绿色低碳这一议程上,中国的国际角色正从参与者、追随者,向引领者、引导者过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教授说。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政策与项目高级司长马丁·弗里克表示:“在每一次气候变化会议上都有南南对话的身影,举办南南合作对话是联合国和中国的共同意愿。我想感谢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的重要作用,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把唯一分部办公室选择设立在中国北京。“中共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历史性的声明,再次强调了‘绿水青山’的重要性。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革,我相信世界必将从中受益。”
(本报波恩、北京11月18日电)
作者:冯雪珺 强 薇 编辑:焦竞赛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