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济南古树:枝繁叶茂 两棵古槐长在路中央
05.11.2016 17:04
本文来源: 半岛网
解放路
一东一西两棵树
从容长在路中央
小秦每天骑着电动车去上班时,都要经过解放路上那两棵显眼的古槐,和许多生长在人行道旁的树木不同,这两棵树一东一西地矗立在非机动车道的中央,中间相隔几米远,四周还围着一圈彩色护栏,靠西侧的那棵古槐上挂着济南绿化委员会制作的古树名木绿色铭牌,记录着这棵树的编号、树种和科属。根据其B级编号和铭牌颜色,这棵槐树岁数在100~300年之间。每天早高峰,骑车的上班族们到此就要刹车减速,依次绕树而过。
解放路上的两棵古槐就在非机动车道中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摄
像解放路上的国槐一样,除了千佛山、森林公园、林场这些古树名木集聚地之外,在城区大小道路及小区、单位内,还散落着许多上年纪的古树。随着城市拆迁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有些古树曾被移植,如二环南路的两棵300岁以上的皂荚树,有的古树虽挡了道,却也被原地不动地保留下来。
这种长在路中央的古树在市郊的长清也能见到,在长清区双泉镇尹庄,村旁已硬化的大道中间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柏,老柏树不仅有护栏围绕,村里还为它立碑介绍,这棵超过800年树龄的柏树傲骨盘旋,势如虬龙,民众拜称为“龙柏”,还酷似山东省行政地图,游人称“鲁柏”。
伟东新都一区
从小院到小区
古树枝繁叶茂
据统计,济南市现有古树名木2665株,分属29科,46属,58种;其中1000年以上古树7株,300年—1000年古树661株,300年以下古树1602株,名木395株。在城市大拆大建中,数千株古树的存留成了难题,去年郭店就有两棵古槐在旧村改造中险些被开挖运走。
古槐上的铭牌记录着它的编号和品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摄
但也有古树在新建高楼中生活得安然无恙,伟东新都一区内就有一棵深受居民喜爱的百年古槐,曾经它只是生长在一户人家的小院中,2008年伟东新都小区开建后,应居民要求开发商原地保留了这棵古树。从家庭小院到小区楼间,旧居改造没有耽误它生命延续,反而让它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即便占着小区路面资源,行人车辆也愿意绕道而过,甚至会有居民在树枝上系上红丝带以祈福。
至今仍在建设中的西客站片区曾有一个小董庄村,整体拆迁后村民都住到了新房,原村中一棵高达600年树龄的大槐树独自留了下来。2014年,在新的用地项目建设规划中,这棵树正好挡住了消防通道,经过多方协调,施工方签下了保护古槐的责任书,为其调整规划并设法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影响古树自然生长。
下井村
500岁国槐边打造
全市首座古树游园
在上海浦东,有一座专为保护一棵千年古银杏树建起的公园,这株古树在市政建设中根系、周边排水系统受损,大量落叶,生命垂危,于是为它建造了泾南公园,还在古树周围种上毛豆,千年古树奇迹般地复活。
为保护古树建起古树公园,在济南也不止一处。早在2012年,历下区就曾在龙洞街道办事处下井村遗址约500年树龄的国槐周边进行绿化提升,打造了全市首座古树游园,公园不仅保存下古树旁曾有的石碑、古井,还增加了树池座椅等设施,周围种植许多花木,让附近小区多了一处休憩之所。
去年在凤凰路北段建设过程中,万象新天小区附近的一棵百年古槐挡了道,建设方也没有移栽与砍伐,而是将原本规划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改到了西侧,规划片区建起了一座1300多平米的“古槐雨水公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公园附近修建了一条海绵主题道路。不仅完成了工程进度,还给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增加了一处城市景观,纳凉、健身、观景的功能都可在此实现。
如您身边也有这种拆迁为古树让路的例子,或有古树亟需保护等线索,请拨打96706热线与我们取得联系。
记者手记
只要存活着,古树就是城市变化见证者
本文来源: 半岛网
05.11.2016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