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蔬菜之乡 记者寿光实地探访

13.08.2019  22:20

    大众网·海报新闻寿光8月13日讯(记者 吴军林 张珈玮 解强民)今年“利奇马”比去年“温比亚”,风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利奇马”过境“蔬菜之乡”寿光,让多少蔬菜大棚受损?蔬菜价格是否有较大波动?这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记者深入寿光进行了探访。

    “利奇马”降雨强度超过“温比亚”寿光成了公众关注

    “今年弥河水位比去年涨了五六十厘米,幸亏大坝加高了,不然真就危险了。”8月12日上午,已经两夜没合眼的上口镇张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张建伟,正在排查堤坝泥土有无松动迹象。记者12日在菜农大棚采访时看到,一些大棚正在抽水。

    去年“温比亚”造成寿光直接经济损失92亿,总受灾人口50多万人,20多万个大棚受损。今年呢?据8月12日寿光市统计,低洼易涝区1.8万个大棚进水,农田受灾面积13万亩,沿河部分村庄9.3万群众转移安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

    寿光再次出现灾情的原因是什么?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专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流量洪水:潍坊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尤其是弥河上游平均降雨量均达到特大暴雨级别,且多为山区、丘陵,汇流速度快。寿光为平原区,河道落差小,虽然经过上游水库最大限度的调蓄、削峰、错峰,但上游来水流量仍然很大,加之寿光本身降雨量也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大量雨水短时间汇入弥河干流。

    此外,寿光地处弥河下游,弥河等河道水位较高,寿光地势低洼区域蔬菜大棚的积水不易排出。下游弥河流速缓慢,且受风暴潮位顶托影响,洪水不易下泄,泄洪入海速度较慢。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寿光局部再次发生洪灾内涝。

    8月12日上午,寿光通报:此次降水量为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降水,降雨强度超过去年“温比亚”。8月10日9时至11日22时,寿光全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洪峰比去年高出800立方米/秒,全市平均降雨量、折合降水量分别比去年“温比亚”多57.9毫米和1.27亿立方米。

    大棚部分进水:14.6万个大棚中进水1.8万个,抽水基本完毕

    “如果今年的雨量是下在去年,那我们这些大棚就真完了。”12日下午,寿光市纪台镇镇武庙村支部书记王洪坤不住地向记者感慨。

    “村里大约310个大棚,2/3是黄瓜棚,其余的是茄子。老百姓一个棚施五六千块钱的肥料,现在一抽水基本上就没有了,肯定要重新施肥,重新处理苗子。”王洪坤说。

    12日下午,寿光市纪台镇镇武庙村一大棚正在排水

    村民徐廷亮家有三个大棚,其中两个茄子棚,一个黄瓜棚,正用水泵紧锣密鼓地抽水。“现在水已经浅了很多,不抽水的话苗子肯定保不住,估计两天之内这三个棚里的水就能抽干净了。”徐廷亮说,接下来要抓紧查缺补漏补种新苗。

    据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介绍,寿光市大棚数量14.6万个,此次有1.8万个大棚不同程度进水受灾。截至12日18时完成排水、基本未受影响的有2700个,水仍未排完的有720个。

    寿光蔬菜处于休棚期,对价格影响不大

    8月12日,记者从寿光市有关部门和中国(寿光)物流园等相关方面获悉,蔬菜平均价格上涨一角钱,但比去年同期低三分钱,台风对寿光大棚和蔬菜价格影响甚微。

    有关人士分析,寿光蔬菜的品质较以前显著提升,但受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蔬菜产业的影响,蔬菜规模和数量在全国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对全国蔬菜供应基本没有影响。北京市每年蔬菜供应量约为852.0万吨,寿光蔬菜供应约为8.4万吨,占北京蔬菜供应总量不到1.0%。

    记者从中国·寿光蔬菜指数网上看到,8月11日西红柿、黄瓜、辣椒的批发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辣椒、黄瓜涨幅相对较大。而在寿光本地的全福元超市,记者看到,大多数蔬菜的价格较灾前没太大变化,也未出现抢购或断货现象。

    对于个别蔬菜价格较快上涨这一现象,隋玉美称,这是因为寿光当地正处于休棚期,货源紧俏,受全国各地普降暴雨影响,以往进入寿光的运菜车辆无法及时到达,外地蔬菜进不来,买家客户减少,导致物流园蔬菜交易量减少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加剧了供需矛盾,造成个别菜品价格显著上涨,但平均价格总体是平稳的。

    吃一堑长一智,寿光大量资金整修排涝工程改造大棚

    “吃一堑长一智”,寿光接受了去年教训,也找出了问题症结,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去年“温比亚”台风过后,潍坊市迅速组织实施了弥河、丹河等河道治理,弥河改造后,设计流量提高到4900立方米/秒,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寿光市投入大量资金整修低洼易涝地区农田排涝工程,全面落实河湖清违清障,并对大棚进行了排水改造。构建道路排水与其他水利工程互联互通的排水网络,建成棚(田)通渠、渠连沟、沟进河、河入海的防洪排涝体系。去年受灾后当地重修的水渠,在此次灾情应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2日下午,记者还在镇武庙村了解到,此前,该村大棚使用的电闸、电表是地下式的,在地上垒个小棚子安放,小的雨情能正常使用,出现大的雨情就容易进水、受潮,导致跳闸断电。现在则全部改设在电线杆上。

    纪台镇村民赵秀芳说,大棚雨水排放速度增快,是因为“今年修了排水渠,水能排出去了。去年直接排到国道上,通车都困难。

    “疏通村级农田水网,形成积水棚入管、管入渠、渠入沟、沟入河的贯通机制,全面保障积涝问题的解决。”纪台镇党委书记刘玉玲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村民们防患意识大大增强提前应对,大棚投保量显著提高

    幸运的是,有了去年的经验和教训,村民们应对起来明显从容得多。

    记者现场了解到,虽然镇武庙村300多个大棚几乎全部进水,但在台风“利奇马”来到以前,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村民们从七八号就早早地备好了水泵。“老百姓今年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成功,10号晚上下着雨他们都没停抽水,进水比较少的大棚现在已经抽完了,进水厉害的还在陆陆续续地抽。”王洪坤说。

    王洪坤还说,其实今年更直观的改变是村民们的防患意识大大增强了,“大家都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和各方面的预警,做了防范措施。

    除了加强排灌设施的铺设,寿光当地大棚投保数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寿光市农业局去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为温室大棚购买保险的数字为257亩。承办大棚保险的中国人保财险寿光支公司一位人士透露,“2018年一共做了120个大棚。”“这个是一项惠农政策,但也不能强制菜农投保,认知需要一个过程。这几年在加大推行,但财政也不太可能全覆盖,大棚保险这项,财政补贴是50%,其他要由农户自己承担。

    不过,在有了2018年的经历,以及相关保险条款调整后,大棚投保数量有了明显增长。8月12日上午,寿光市农业局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还没到截止期限,还没具体数据,今年投保数量在几万个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