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今开通 地铁的娘家终于通地铁

16.12.2015  11:56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地铁带给居民的是舒适和方便,带给产业的则是助力和提升。青岛作为国家高速动车组和地铁列车重要的生产基地,近期11条、远期16条线路加上2条支线全长807公里的地铁线路建设,大资金、高要求、大订单,将有效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大发展,形成与地铁有关的“黄金产业链”。

   地铁的娘家终于通地铁

  “造了30多年的火车和地铁,终于也看到咱们青岛通上地铁了”,11月30日,在青岛地铁试乘现场,来自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股份)的退休工人王先生激动地说,国内、国外在跑的许多地铁车辆,其实都是从青岛制造、出发的。12月16日,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自家造的列车跑在家门口的轨道上,这让地铁的“娘家人”感到欣慰。

  王先生介绍说,在地铁开通之前,很多居民到北京、香港旅游,都感叹当地地铁整洁、快速、平稳,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地铁列车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青岛。

  早在2008年,中车四方股份就向北京地铁总公司交付运营了120辆新车,此后又陆续交付多批次各型号的车辆。2012年,中车四方股份赢得港铁公司9列高速动车组供货合同。今年,港铁史上最大规模的车辆采购,也是中国境内诞生的最大一笔地铁车辆订单,中车四方股份将向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供应93列744辆地铁列车。

  此外,中车四方股份还联合其他公司,中标新加坡364辆无人驾驶地铁车辆项目。这批车辆为新一代无人驾驶车辆,采用铝合金车体,最高运行时速为90公里。这样,在国际高端市场,中车四方股份累计已获得新加坡844辆地铁车辆订单,并向阿根廷出口了700余辆城际动车组。目前,该公司的高铁列车已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在地铁制造领域,中车四方股份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当然也是所在地青岛的不二之选。顺理成章,青岛地铁一期3号线采用的24列144辆列车,由中车四方股份中标,将全部在青岛本土制造。

  地铁3号线中标列车采用传统B型车,采用国外成熟可靠的技术和具有优良运用业绩的产品,如法国阿尔斯通牵引系统、德国克诺尔制动系统、西门子车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为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关键部件、关键控制所有安全相关的系统均至少两套,当其中一套出现故障以后,另一套能够实现完全替代。另外,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列车超速的情况下,不需人工操作就可以自动减速,保证列车之间的间隔,防止列车追尾。

  中车四方股份贡献出了成熟系统和先进技术,而近期11条线路、远期16条线路加2条支线的地铁建设,也有望为该公司带来巨大商机和可观的收益。

   带火上市公司和配套企业

  12月11日下午,城阳区的动车小镇内,恒盛信达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树林正在堆满各种图纸的办公室里忙活着。作为中车四方股份的配套企业,该公司的新厂址投资规模过亿元,目前大部分车间已经投产。产品主要是门立柱、横梁等零部件,有用于地铁的,也有用于动车组等高速列车的。“地铁生产订单多了,产量大了,技术要求也更严了”,侯树林说,需要通过中国、欧洲的各种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就连普通焊工都要求通过技术认证后再上岗,以达到标准要求。

  青岛地铁下了不少单,国内国际的需求量也不少。中车四方股份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其配套企业也在扩大生产规模。侯树林说,包括四机宏达等公司在内,周边的七八家企业有做门窗、橡胶、水箱的,新建厂区的投资规模都过亿元。企业的生产车间扩大,技术装备提升,可以更好地和上游企业对接,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2014年10月,由青岛地铁产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编写《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布局调研报告》指出,整体轨道交通产业链各环节产值构成比例大致为:设计咨询占5%~10% ,建设施工占45%~50%,装备制造占30%~35%,运营和增值服务占10%~20%。作为建设施工企业,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从在青岛地铁2号线进场施工以来,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贯龙号”双护盾硬岩隧道掘进机,每天能掘进二三十米。目前4台设备和1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正在昼夜忙活,效率是以前钻爆法作业的五至八倍。

  青岛地铁2号线途经的地下岩层多为花岗岩,一般隧道掘进机并不能适应这种地质。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护盾型TBM隧道掘进机是该类型的国产首台设备,也是其首次应用于城市地铁建设。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爆破带来的噪音和施工粉尘,在居民区施工更具有明显优势。

  青岛地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有多大,上市企业的公告就很能说明问题。2014年11月份,中国铁建宣布,下属公司联合中标青岛地铁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二标段以及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辽阳东路车辆基地施工,中标价合计69.68亿元。随着地铁3号线的开通和其他线路的推进,包括配电箱、监控设备等其他配套设施的中标公告,也许会出现在岛城其他上市公司的公告里。

   一个“镇”开出全国六成动车

  全国60%的动车、25%的城轨地铁车辆来自哪里?答案是位于城阳的动车小镇,也就是岛城规划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该开发区范围北至城阳区与即墨边界,西至桃源河湿地控制线,南至向阳二号路,东至棘洪滩街道边界,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主体范围都在棘洪滩街道辖区内。

  作为国内轨道交通整车制造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动车小镇拥有中车四方股份、庞巴迪等龙头企业,是国内动车组、城轨地铁和高档铁路客车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围绕整车制造龙头企业,衍生了威奥集团等100多家整车装备及零配件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产品涵盖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以及车内装饰等多个系统的制造。

  政府通过招商引资,2015年引入了16家相关配套企业,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管委副主任赵可涛介绍说,为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和世界级的动车小镇,管委会同街道一直在加大招商力度。

  据悉,该开发区预计今年将完成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同比增长11% 。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余亿,同比增长20% 。

  开发区的定位为“世界动车小镇,生态宜居新城”。总体目标是将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集居住、休闲、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目前的问题是配套产业、就业收入有了很大提升,城市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高速列车产业的从业者有近5万人,如果能有七成就地转化,以三口之家计算,可以带动家庭居住10万人,加上原住居民,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小镇。既能保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解决工人工作、生活两地来往不便的问题。

  目前,作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总投资17亿元的“南车小镇”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建成后可容纳2.5万人入住,同时规划有星级酒店、大型商业、商务办公、学校、运动场等多元化配套设施。最近到动车小镇的人可以发现,除了偶尔拉着底盘、钢轨等设施的大汽车仍然川流不息之外,在道路两侧,在社区和工厂旁,塑胶跑道、乒乓球台等休闲娱乐设施正在逐渐增多。

   千亿级产业链的大梦想

  据统计,轨道交通建设每投资1亿元,可产生2.6亿元以上的GDP。因此,轨道交通建设、制造、服务配套的本地化,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投入产出的放大效应,加大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不过,青岛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联动弱、龙头效应不明显等六大核心问题。整体看,配套企业布局分散、规模较小、配套率低、配套技术含量不高,特别是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关联配套企业缺乏。

  知足,也要知道不足,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针对青岛轨道交通的现状,2014年岛城成立了青岛地铁协会,来自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0余家企业的代表共同见证了青岛地铁产业协会的诞生。地铁协会的成立将促进青岛地铁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打造青岛千亿级地铁产业链。

  为扶持和鼓励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由市发改委编制完成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规划》发布,按照该划,将以整车制造为主,重点发展车辆零配件中9大关键零部件和10大配套零部件产业。加快引进配套轨道交通建设装备和机电产业,培育创新信号、通信、信息化系统及装备产业,支持有轨电车全产业链取得突破发展,以有轨电车、整车制造及相关产业等为重点,远期逐步形成覆盖多领域的产业链。

  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高铁全球创新中心、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产业链实现产值1500亿元,建成国际轨道交通产业装备制造和产业链配套中心、国际轨道交通产业研发和创新中心、国际轨道交通产业人才和教育中心、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商务和大数据中心。

  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受到政府扶持的,是一线的生产制造企业。在城阳区的动车小镇内,恒盛信达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树林说,达到一定产值会有补贴;技术升级改造,可享贷款便利,而且市区有关部门经常组织大家一起会面,帮助解决面临的问题。侯树林说,在这种企业抱团、政府支持的背景下,轨道交通企业干劲越来越足,未来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