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司法局创新教育模式 提升社区矫正工作实效
近年来,邹城市司法局严格执行社区服刑人员日常报到、集中学习、公益劳动、外出审批、居住地变更、矫正解除等制度,逐步完善视频报到、手机定位等智能监控措施,不断提高监管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大提升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监管教育工作,邹城市司法局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学儒育新、文化塑心”的新路子。
“读正经,立正统,走正道”——“三正”活动塑新生
读正经。立足孟子故里丰厚文化底蕴,以“儒家正经”内容建设为核心,依托“正为贵”社区矫正办公区,在市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及各司法所建立“三正书屋”,以现有设施为基础,打造“六有”场所(有标志、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德法并举”原则,着重收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要法律法规、社区服刑相关规定等内容,编撰“三正”书籍,供社区服刑人员学习使用。
立正统。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优秀传统文化浸透,特别是以优秀儒家思想为切入点,结合社区服刑人员实际,通过“读正经”的方式,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内涵要求,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树立“对人宽厚、为人正派、待人有礼、行为端庄、处事依法”的道德文化素养和行为准则。市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突击查访、社区干部群众跟踪问效、心得体会批改等活动,真正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真实心态、行为状态,确保“破恶习、守规矩”。
走正道。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洗心革面看行动”活动。按照“分散劳动、集中鉴定”原则,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劳动进行量化、赋分,对劳动完成情况优秀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进行通报表扬,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开展“社区矫正跟踪问效访干群”活动。加强日常走访,多途径了解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及日常表现,确保监管工作实效;对期满解除人员定期跟踪回访,通过对教育改造效果的深入研究,探索更为适合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
“树正身,当慈父,做孝子”—-家庭美德助改造
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利用“三正书屋”,组织社区服刑人员阅读“三正”书籍,重点加强儒家思想、孝贤文化的思想渗透,大力倡导“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优生优育、教子有方、相互关爱”等家庭传统美德,引导广大社区服刑人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争做慈父,争当孝子。
鼓励书写“一封家书”。在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深入感悟的基础上,组织社区服刑人员书写“一封家书”,通过亲笔书写,与父母子女进行深入情感交流,悔悟过往,总结教训,展望新生,以“当慈父 做孝子”的实际行动,向家庭和社会展示改造决心。
征集“家训家风”。面向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家族传承和家庭总结的家训家风、俚语俗语、治家格言等征集活动,择优编集成册后,发放给社区服刑人员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激励的效果。
“写体会,征诗歌,树典型”—-身边榜样做引领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认真体会教育改造过程中的感悟,用心书写心得体会、诗歌、三字经等,真实反映思想改造过程。适时举办心得交流座谈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切实将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及时发现社区服刑人员中学习自觉性强、劳动积极性高、改造效果好的典型代表,组织开展巡讲活动,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为社区服刑人员描绘美好愿景,提升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认可度。年底,评选一批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的“慈父(母)、孝子(女)”,颁发证书、奖品,激励社区服刑人员树立信心,认真改造,早日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截至目前,全市16个司法所全部安排部署“三正”“当慈父、做孝子”诗歌征集等活动,已举办心得交流座谈会8场,演讲比赛2次,收集诗歌、打油诗、三字经等原创作品200余首。通过活动的开展,邹城市实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635名,全部纳入监管,无一重新违法犯罪,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邹城市司法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