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家分吃一块到千元月饼 青岛人的月饼记忆

06.09.2014  16:46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月饼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味,即使在中秋节的餐桌上也是分量十足的“奢侈品”。当时月饼所承载的意义最为原始,就是一种分享团圆的美食。如果作为礼品,也是极其珍贵、充满祝福的中秋礼。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到,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的象征,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西湖游览志余》中曾写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由此可见,月饼是吉祥、团圆的象征,其诞生的初衷就是作为一种美好祝福而相互赠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感觉月饼越来越“变味儿”了,在不同的年代,月饼作为中秋节礼品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和含义,或许从三代人的中秋送月饼经历,可以折射出月饼从唱独角戏到演主角,到配角,到再回归的过程。

   全家人分一块月饼吃的是感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月饼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味,即使在中秋节的餐桌上也是分量十足的“奢侈品”。当时月饼所承载的意义最为原始,就是一种分享团圆的美食。如果作为礼品,也是极其珍贵、充满祝福的中秋礼。

   生活拮据月饼限购

  “八月十五是个大节,家家户户都是早早就开始准备,而月饼绝对是当时的奢侈品。”家住浮山所的李建国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回忆起年轻时的中秋节和月饼,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上世纪60年代,物资极其匮乏,人们即便有钱也要有粮票、油票才能购买。李建国这样向记者描述:“油、蛋、肉严格限量供应,饼干票、煤球票……只要你能想到的商品,都要用票来购买。”李建国回忆说,当时可以用粮票也可以用供应票买月饼,每个人根据所从事的劳动岗位不同分别有半斤或者一斤的购买额度。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建国只能买半斤月饼。

   半斤月饼孝敬父母

  “我记得那会什锦月饼是0.45元一斤,这是最便宜的,馅料更好的得五六毛一斤。”李建国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多块钱,除了自己吃饭外,还得往老家寄钱供养父母和仍在上学的弟妹,生活很拮据。而且当时买月饼不仅要花钱,还要花粮票,当时是一斤粮票可以购买一斤月饼,对于一个月只有30斤粮票的李建国来说,花半斤粮票买月饼是件很奢侈的事。

  “30斤粮票我都吃不饱,再挤出半斤粮票确实要饿肚子。”李建国说,即使如此,从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就开始给父母送月饼,“晚辈孝敬长辈那是理所当然。当时月饼是稀罕物,一般中秋节互相馈赠都是送桃酥来代替,很多农村的孩子长到十几岁还没吃过月饼。我好不容易来到青岛工作,有机会买到月饼,就想着一定要给父母和弟妹尝尝。

  李建国记得,他在中秋节前买上半斤月饼,一共两个,用油纸小心包裹严实,放在宿舍的柜子里。“有时候隐约闻着月饼的香味馋得直咽唾沫,现在想来真有意思。”李建国笑着说,自己的老家在平度南村,每年中秋节他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月饼赶回老家,吃完团圆饭再马上骑车赶回青岛,累得浑身无力也觉得很幸福。他说永远忘不了父母接过月饼那一刻的笑容,以及全家人围在桌前分享一个月饼的情景,实在太美好了。“虽然父母嘴上会说我买月饼太费钱了,但实际上心里是高兴的。我觉得能给父母送月饼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李建国说。

   月饼是最重的中秋礼

  “礼尚往来是中国传统,尤其中秋节这样的大节,互相馈赠不可免。即使在生活困难的年代,中秋节也要互相走动。”被称为青岛“文史活字典”的鲁海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管是油纸包的还是简易盒装的月饼,都是最厚重的中秋礼品,也可以说是在当时的中秋节礼品市场唱独角戏。因为限购加价格不菲,所以不是每个家庭都消费得起。中秋节的时候,经济条件不好的人会互相送桃酥之类的点心来代替;劳动力多、孩子少的家庭则有条件送月饼,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生活条件逐渐转好,还会搭配葡萄、西瓜、白酒。鲁海记得很清楚,当时天津路的万福林、中山路的英记等都是青岛最好的月饼店,那些地方也是很多人儿时记忆中最甜美的地方。

  说到月饼的送礼对象,鲁海认为那个时代送月饼的目的和对象最为单纯,中秋节亲戚朋友之间互送月饼就是互送团圆祝福,有的家庭条件不好,宁愿自己不吃也要送月饼给父母和兄弟姐妹,这种心意非常真挚。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