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级谋篇布局 助推青西建设升级
原标题: 青岛西海岸带给我们什么?
2014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同时下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至此,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可以预想的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正成为一颗蓝色新星,未来将开创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新格局,与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西海岸的战略规划有哪些?如何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推进海洋产业升级?西海岸的辐射力有多大?
“孤岛”变新星
李万年大爷居住在青岛老城区,与西海岸新区黄岛隔海遥望。原本在老市民眼中,那是一座“孤岛”。
前不久,李万年参加青黄跨海交通的桥隧方案听证会,曾参加历次青黄交通论证会的他,今年感受到政府、市民对西海岸的灼灼目光。“今年的议题都与西海岸新区有关,黄岛区听证人最多。”据他介绍,在老城区市民心里,西海岸是一个“遥远的边陲”,与自己并不相干,然而今年就连参与旁听的四五十人基本都是老市民,还有更多的老城区市民要求报名参与但受到名额的限制而无法参与旁听。
自2014年,西海岸新区正式设立以来,李万年觉得西海岸正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现在很多老邻居都给孩子在黄岛买房子,很多政策都在改善黄岛的民生,未来西海岸将成为新移民区。”在老城区市民看来,西海岸将成为青岛第二大主城,越来越多的老市民由关心西海岸的房价、旅游观光的交通,到西海岸大项目的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
随着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通车,“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的口号传遍了东西海岸,也让青岛西海岸的发展驶上快车道。
在省发改委近日出台的助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16条政策中,特别强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青西新区加快完善铁路、公路、码头、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黄岛、开发区两地公交通行情况一直是西海岸居民关注的重心,为进一步加强公交纵深对接,青岛市近期拟规划新开3条公交线路,由开发区市政公司至黄岛区西海岸汽车总站、西海岸汽车总站至柳花泊的线路;银沙滩的灵山卫枢纽站至银沙滩的观光线路。
记者进一步从黄岛区规划了解到,市建设局联合市地铁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黄岛区地铁交通规划做了初步讨论研究,初步确定黄岛区地铁交通呈现“两横一纵”的总体布局。而投资250亿元的西海岸城轨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设20个车站,其中7个地下站13个高架站,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试运营。城际轨道将贯穿西海岸经济新区,形成青岛市“一谷两区”格局的互联互通。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青岛市规划未来在西海岸创建3—5所三级医院,建设董家口中心医院,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
预计桥隧通车后,教育环境也将升级,据悉市政府已预留500多亩土地为青岛6中、青岛9中落户,同时计划投入7982万元,新建、改扩建20所幼儿园。
蓝色经济跨越背后的支持
所谓的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在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中,特别强调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实现陆海统筹、城乡一体。今年6月,青岛市对新区下放了一部分管理权限,如市级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权限10项,并在7月公布了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向西海岸新区(黄岛区)赋权的决定》,将投资发展类、人才引进类等一批67项管理权限赋予黄岛新区。
高科技人才是西海岸新区发展的轴承。青岛国资委就此在监管企业中开展了高层次人才岗位及项目需求征集工作。同时为支持蓝色硅谷建设,推进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目光放在引进高科技人才来青岛创业上,7月,在青岛(西海岸)黄岛新区“全球海洋人才洽谈大会”上,发布30条引进海内外人才政策和人才需求目录。
为此,青岛市黄岛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逯鹰介绍说,坚持“融全球海洋人才智力,促蓝色经济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政策优势广揽全球海洋英才,打造精英汇聚的“国际海洋人才港”。在近日省发改委出台的16条政策中,更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的重要性。
西海岸正崛起,各方面的利好政策推进了优商环境的改善,与西海岸主导产业——海洋产业相关的上下游项目,正加速进入这些地带,形成以制造业和海洋石化业集聚的产业群,中韩创新园、电子制造业正蓬勃发展。
据了解,原胶南临港加工区已形成竞争态势,11月,中石化落地青岛。据报道,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青岛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青岛(胶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注册资本1.5亿元,占地215亩,主要建设重型机械施工公司和特种机械修造生产基地、特种材料焊接工艺研发中心、专业分公司生产运营基地等。项目投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利税2.99亿元。
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其原本的旅游业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据悉,“十一”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出了祭海大典·渔家民俗实景展演及体验、千古琅琊文化探寻之旅、精美贝壳鉴赏之旅、乡村采摘、山海观光等一系列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旅游休闲。据统计,截至10月7日下午,青岛西海岸新区共接待各地游客90.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37亿多元。
“腹地”如何对接青岛
2014年的西海岸,更值得我们注意的不是发展速度,而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明朗。记者从黄岛区发改委获悉,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以新区北部城区和董家口港城带动全域发展的城市框架。
正在崛起的董家口港城,肩负着再造“青岛港”的重任。如同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对天津港的带动一样,未来的董家口港城规划如何?
青岛市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港城总体规划范围包括藏南、海青、大场、泊里、琅琊五个乡镇和琅琊台旅游度假区,总面积61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模569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第四代国际物流港、高端临港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新城、历史文化旅游度假区。
新港区未来的航运能力,正逐渐地取代老港区的吞吐能力,并向东北亚更大范围拓展。
据资料显示,目前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车造船、新材料四大工业集群的框架基本明朗。除过去已在国内外形成明显竞争优势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外,“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公司”在2008年年末正式揭牌,为未来青岛石化产业集群的规模奠定核心基础。就在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方兴未艾之际,又有总投资17亿元的中海油海洋石油工程建设基地项目签约,这一海洋石油工程世界级项目的迅速跟进,并与世界级的造修船基地联手,形成有益竞争态势。
未来,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的地位显而易见,而西海岸新增长极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使得青岛市的凝聚力与辐射作用正加强。
山东省发改委出台的16条政策助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中也提及,支持青西新区先行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加快建设中韩创新产业园。对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
如今,周边腹地的日照、诸城等地,都在积极与青岛对接,日照提出“接轨青岛、依托青岛、服务青岛、发展日照”的口号,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接轨青岛办公室”……采访中,他们不时地强调相距仅一小时车程的西海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未来,青岛组团式城市群中的“西海岸板块”正在形成,青岛龙头地位和辐射作用的“西海岸因素”不仅成为现实,还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