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在长春举行

08.12.2015  06:02

会议现场

11月29日,《吉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举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专职副主席,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吉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编委会成员、作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副院长刘信君研究员主持。

丛书》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由马克教授、刘信君研究员任总主编,共17卷本,首批出版10卷,其中包括《吉林文化通史》、《吉林社会通史》、《吉林城镇通史》、《中国图们江鸭绿江流域开发史》、《高句丽战争史》、《渤海国兴亡史》、《近代吉林与俄(苏)关系史》、《吉林将军传略》、《吉林名人传》、《走遍吉林》,总字数 640余万字。《丛书》涵盖了吉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态、旅游、人物、对外关系等诸领域,力争全面反映吉林从古到今的历史,以达到“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的目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专职副主席,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教授致辞

丛书》编写工作历时两年有余,期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各相关研究所(室)以及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们通力合作,辛勤耕耘。为了保证良好、严谨的学风,课题组施行了严格的学术不端检测,凡是出现学术不端的著作,一律延迟出版,直至达到学术标准为止;为了保证学术质量,课题组聘请了部分学术名家进行审稿把关,专家们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分别审阅了相关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了获取第一手的图片资料和感性知识,多部书的作者不舍昼夜,跋山涉水,历时两个多月,走遍吉林的山山水水,踏察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图片,从而使本丛书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

马克院长在致辞中谈到,吉林的土地,是中国疆土中美丽富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吉林的各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亘古同室、血肉相连的兄弟成员;吉林的历史,是中国正史中史载有序、绵延不断的有机一章。吉林是我们的父母之邦,是生育养育我们的田园热土。在这块富有生机的黑土地上,大有可传之人、可记之事、可感之情,值得留取汗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向以文史见长,尤其在东北历史与文化研究方面出版了许多精品力作。如《沙俄与东北》、《中国东北史》(6卷430万字)、《吉林通史》(3卷170万字)、《中朝边界史》、《关东文化》、《新编伪满洲国史》、《吉林文学通史》(上下卷145万字)、《高句丽简史》等。这些著作的问世,为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本《丛书》的编写奠定了雄厚的研究基础。相较于上述著作,本《丛书》也是迄今为止吉林省最大部头的研究丛书,进一步巩固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在中国东北史研究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因此,《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充分挖掘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完整反映吉林历史全貌,反映吉林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十分必要,对促进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义重大。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副院长刘信君研究员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原历史研究所所长、国家大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魏国忠研究员,吉林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艺术学院施立学特聘教授,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严寒研究员,吉林大学原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李书源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辽金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程妮娜教授,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姜维公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冬阳教授等专家学者,对《丛书》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丛书》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一个“”字,即部头大,17卷本900余万字,确实史无先例。第二个特点是一个“”字。17卷本,分为四大类,从古到今,从传统的学科如经济、文化、军事等,到新世纪的社会、生态、城镇等新学科,举凡吉林历史与文化所有的内容,皆包涵在这17卷中。第三个特点是一个“”字,就是所用资料十分丰富而齐全。二十四史或二十六史,是国人研究历史的最基本的史料,这在《丛书》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除此之外,其他各朝史书的记述、考古资料、档案资料、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各卷本中也广为利用;用史实说话,用史料说话,不尚空谈空论,注重实证,表现出朴实而严谨的学风。

刘信君副院长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并谈了几点感想,一是《丛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委会成员和作者队伍来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以及省内外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撰写期间召开了两次编委会和多次作者会,并得到了多个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感谢付出辛苦劳动的专家学者,以及为《丛书》作出贡献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二是《丛书》的出版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我院一向以文史研究见长,历任院长均十分重视文史研究,并出版代表性著作。由于历任院(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实时督阵,有力地保证了我院精品著作的顺利撰写和出版。这是科研人员之幸,吉林省社科院之幸,也是吉林省文化事业之幸。三是《丛书》锻炼了队伍,使中青年学者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我院(会)共有16个研究部门,其中有10个研究部门参加了《丛书》的撰写,而这10个研究部门的作者中,有60%是中青年学者。通过《丛书》的编写,发现了很多青年才俊,他们认真刻苦,治学严谨,思想解放,勇于担当,是《丛书》编写的主力军,也是吉林省社科院的希望。四是“革命尚未成功,吾辈尚需努力”。《丛书》为17卷本,还有7卷有待于出版(其中有2卷已定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审查中)。希望作者能够以严谨的学风,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抓紧时间,按时出版。五是在后续出版过程中,要把今天与会专家的意见吸收进去,使整个《丛书》更加完美。

  

吉林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首批出版 10卷

专家学者们认为,《丛书》对吉林万年史第一次给予全面、系统、完备地叙述,进而归纳、提炼、真实地展示吉林历史与文化的风貌,其意义在于为吉林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参考,更为吉林历史的开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丛书》的出版,实为晚清编纂《吉林通志》百余年后一部超大型的新吉林通史。更确切地说,是吉林自成一行政区划——清代设吉林将军衙门以来,一部最大容量的学术著作。不仅是吉林省也是整个东北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次重大学术开创。

中国社会科学报》、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电视台、《长春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会议并进行现场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凤凰网、搜狐、网易、新民网、LETV乐视网、今日头条、中国吉林网、吉和网、新文化网、吉广网、长春广播网等网站也发表消息,进行了报道。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原历史研究所所长、 国家大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发言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魏国忠研究员发言

吉林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艺术学院施立学特聘教授发言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严寒研究员发言

吉林大学原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李书源教授发言

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辽金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程妮娜教授发言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姜维公教授发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冬阳教授发言

吉林日报》、长春电视台记者采访李治亭研究员

吉林日报》、长春电视台记者采访魏国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