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死少年同学称被家长骗进学校心里有阴影
6月19日下午1点多,闷热的空气笼罩着郑州。南四环外的一条小路南侧,一扇紧闭的黑框红底大门突然打开,几名男子走出,其中1人将一块“此院出租”的木牌挂在了大门上。
这座大门刚修好约一周,还未来得及挂上“郑州搏强新观念培训学校”(下称“搏强学校”)的牌子,就出了大事:5月19日晚,19岁的女生玲玲在受到该校老师的体罚后死亡,另一名一同受体罚的学生新新颈部受伤。郑州警方尸检报告显示,玲玲因头部与质地较硬的物体接触,致颅脑损伤后死亡。
将一个“网瘾”少年,送进一所“戒网瘾学校”,接受体罚居多的“教育”,这是这些孩子家长们的选择。17岁少年晓宇(化名),被选择了这条路。
京华时报记者怀若谷发自郑州
目击少女走向死亡
晓宇曾在当晚见到玲玲受罚,学生们晚自习之后排队回宿舍时,“就在宿舍楼前的一块空地上,3个老师站在那个女生边上,有一个把腿放在女生腿后面,用手把女生往后推,女生直接倒在地上,之后爬起来再摔,有一个老师好像在跟女生说话,没听见他们在说啥”。
在搏强学校,晓宇口中的这一系列动作叫“摔后倒”,这应该是最“狠”的体罚方式,晓宇还没尝试过,但他知道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即使是摔前倒,摔十几个之后小臂都会青肿,吃饭时连菜都夹不住,发抖”。
看到这样的场景,晓宇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没有什么反应,“见过好多次了,当时认为这个学生肯定又犯错了,老师在体罚,因为体罚很频繁,我也没在意。”他说,自己也知道教官不应该、也不能这样做,但没用。
玲玲犯的错,目前已知是在不准说话的时候说了话。
回到宿舍后不久,晓宇和其他同学都听到了楼下女生喊叫的声音。“喊得很痛苦,但我们真的以为就是在体罚,体罚过也就没事了”。不久,喊叫声停了,整个校园陷入一片沉寂。
这所学校成立于2007年,该校宣称他们能够教育性格孤僻、厌学、沉迷网络游戏、早恋、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暴力倾向等比较叛逆的孩子,《大河报》2013年5月15日刊登的《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县(市)、区民办学校2012年度年审公告》中,该校校名在列,通过年审。事实上,据媒体报道,该学校从2007年开始,连续7年通过了年审。
晓宇说,正如学校宣称的那样,被送到这里的学生不仅有像玲玲那样因喜欢上网而不喜欢上学的学生,也有因为早恋、打架,家长管不住而被送进来的例子。
他不知道的是,当晚,这名被他看见正在接受体罚的女生即将死去。
5月20日凌晨3点左右,郑州警方接到搏强学校老师的报警电话,称一名学生因为身体异常而死亡。民警称,报警老师刚开始称该学生训练完以后回到寝室,休息以后有些异常情况,老师们把她送到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但没抢救过来。玲玲室友告诉警方,玲玲生前遭到前倒、后倒的惩罚训练。
之后,玲玲的心理辅导老师马某及另外四名训练教官向警方承认,他们在5月19日晚上9点到11点对玲玲强行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前倒后倒“训练”,而医院方面提供的证明显示,玲玲在送医之前就已经死亡。和她一起接受训练的另一名女生新新因为颈部头部外伤送医治疗。
玲玲死亡前后,学校的其他宿舍已经熄灯,同学们开始睡觉。平时,也只有这个时候,晓宇才能在被窝里哭一会儿,“情不自禁地哭,想家人,想朋友,在这里一肚子的委屈不知道该跟谁说。”
沉迷网游刺激父母
5月20日早7点左右,晓宇从宿舍出来吃饭时,看到一辆警车停在学校传达室门口,他意识到学校可能出事了,但不知道是什么事。吃完早饭,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到教室上课,但10点后没有再跑操。
当天一早,刘女士跟老公一起到学校看儿子。夫妇俩赶到10多公里外的搏强学校时已近11点。平时,刘女士能透过传达室的玻璃看到儿子和其他同学一起跑操。当天一反常态,校园内非常安静。
“一个老师说学校出了点事,比伤人还厉害”。在刘女士的追问下,这名老师说出了人命,“我一听,就坐不住了,我的孩子还在里边呢”。但除此之外,这名老师不愿多说,夫妇两人见不到儿子,只能回家。路上,两人心情糟糕。“还是把孩子接回来吧,不想把孩子放在学校了。”两人商量道。
刘女士说,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去上学,不会把他送进来。她说,儿子从初二暑假开始玩网游,后来经常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就不去上课,“天天在家晚上玩游戏,电脑的声音吵得他爸爸也没法休息,白天他就在家睡觉不上学”。
在晓宇的记忆中,他从初三寒假开始喜欢上网游,“听同学说,新出了个游戏叫英雄联盟,经常听他们讲游戏里的内容,我觉得挺好玩”。晓宇在家用电脑下载该游戏后,逐渐喜欢上了玩游戏的感觉。此前,妈妈对他有时间限制,“一般一天一到两小时”。随着游戏角色级别提高,晓宇逐渐冲破了时间限制,有时玩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没精力上课。初三暑假,他开始跟朋友一起到网吧玩,“一个人在家玩没劲”。久而久之,其功课也落了下来,“中考考得很一般”。
在刘女士看来,她给了儿子好多机会。她的记忆中,儿子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很少写作业,老师罚站也没用,“跟他好好说过,但就是不听”。再后来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我也知道他功课脱节,跟不上,听课像听天书一样”。刘女士给孩子找了补习班,但儿子不去。劝的同时,刘女士一直在等,等待儿子能真正回归校园。直到高一上学期,儿子仍没有改变的迹象,“逼得没办法了,受不了他晚上熬夜玩游戏,白天睡觉不上学”。
刘女士找了多所与搏强类似的学校,甚至有人建议她把孩子送到武校,“我说不中,儿子会挨打,不能往武校送”。最后选择了搏强,“去年我就联系好了,但一直都没送,我想的是如果他能去上学了就算了”。
被“善意谎言”骗进学校
晓宇现在读高一。
晓宇回忆,去年圣诞节前后,妈妈曾跟他说过,如果再沉迷网游不去上课,将把他送到外地的封闭学校念书。晓宇没放在心上,他认为妈妈不会把他送走。
后来,晓宇听说可以在游戏中给别人当“代练”,去给那些不愿花时间、精力,又想升级的玩家升级,借此挣钱。“帮别人打赢10把比较重要的游戏比赛,就会得到五六百块钱的报酬”,不到一周,晓宇拿到了2000多元的报酬。
在刘女士看来,儿子几乎把代练当成了职业,“我说现在不用你挣钱,你挣钱的时候在后面,现在是学知识的时候”,但儿子反驳,“找不到工作的多得是,上了大学又如何?”
晓宇同伴称,他们平时出去玩得比较疯,打台球、看电影、唱歌等,都得花钱,家人给的钱不够,也不好意思天天要,只能自己想办法。
晓宇挣的2000多元钱刚花了几百元,事情就出了变故。
今年2月底一天晚上11点多,晓宇正在玩游戏时,家里进来几名陌生男子,“穿着警服,说我朋友出事了,让我去配合调查”。刘女士当时对儿子说,“去吧,没事的话就回来”。
晓宇被陌生人带到楼下停着的一辆银色大众轿车内。轿车驶离小区后,晓宇发现没停在派出所,而是一直往南驶去,“我问他们话,他们也不理我”。不久,轿车停在了搏强学校,“他们给我安排了床铺,说就是我妈让把我送到这里的”。
直到此时,晓宇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进了一所学校。“当天晚上整夜没睡,当时恨我妈,但我也知道她很关心我”。
刘女士说,当晚,她又一次劝儿子上学,“他说再说吧,说完就又去玩电脑了,当时我就恼了,下楼打电话让搏强学校的人来接他”。
此前,刘女士曾多次考察该校,“跟部队一样,军事化管理,宿舍很整洁,儿子若能在这里变得生活有规律,也蛮好”。校方承诺不会打孩子,孩子若犯错肯定会体罚,但不会出什么后果。即使知道该校以军事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没有文化课,但校方“98%的学生出去后都能有节制地上网”的保证,让刘女士认为儿子的网瘾能戒掉,能回归正常生活。
刘女士将这种把儿子送进搏强学校的方式称作“善意的谎言”。
她想到过这种方法或许会给儿子带来阴影,“学校说,等他学好了,回去后就不应该恨你了,会明白你是对他好。”
被家长骗进搏强的并非只有晓宇一人。接下来的日子里,晓宇碰到过多个被家长骗进来的学生。有的被父母告知是来上学,周一来,周五接走,结果一直没接。有个16岁的男生不想上学,想当兵,被父母骗进来,以为这里是部队。另一个从新疆来的男生,被家人以打工的名义带来。晓宇的一个同龄朋友小军(化名),也曾于去年2月被家长骗到楼下,刚到楼下就被教官按进车里。
“被家长骗得心里都有了阴影。”小军说。
不仅搏强学校的学生被骗进学校,全国各地也有不少类似学校及家长,以欺骗的方式或强制手段将孩子送进这种学校,孩子们认为家长被这种学校的宣传所蒙蔽,与家长之间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甚至决裂,也有家长提出“为什么我们爱孩子却遭孩子恨”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