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GDP:前三季度4.28万亿 同比增长8.7%
山东GDP:前三季度4.28万亿
同比增长8.7%,增长的内涵、动力、格局出现新变化
山东经济进入换挡期
GDP为42814.2亿元,增长8.7% 去年同期增速为9.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去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 去年同期增速为13.1%
进出口总额增长9.1% 去年同期增速为6.4% CPI累计上涨2%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6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1万人,提前完成年度计划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2元,增长10%
数据:王亚楠 代玲玲 制图:于海员
□记者 王亚楠 代玲玲 报道
本报济南10月23日讯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42814.2亿元,同比增长8.7%,略低于上半年(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在今天省政府举行的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娥表示,全省经济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之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重点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据李娥介绍,预计全省秋粮增产8亿斤,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920亿斤,实现“十二连增”;预计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服务业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5.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从传统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尤其是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4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4%,民间投资占比也稳定在8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外经贸保持较好走势,进出口总额增长9.1%,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0.4%和7.9%,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份额占全省的48.3%;实际到账外资112.9亿美元,增长9.7%。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增速以外,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格局的新变化更受关注。“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李娥说。
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部工业2.4个百分点;预计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63户企业已全部关停相关生产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1%,比年初提高0.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左右。区域亮点也不断显现,蓝黄“两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达到131个,主营业务过百亿元的高效生态企业达到14家。
新常态下,更需要释放改革红利,带动经济发展环境深度优化。据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简政放权、国有企业、民营经济、财税金融、市场价格、生态文明、教育文化、民主法制等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市县改革任务11月底前可基本完成,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在全省积极推行,省以下财政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得到完善。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制定了13个方面的配套办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让更多创业者能够拿到“入场券”,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了49.4%。将邮政、通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已累计减轻纳税人负担111亿元。加快发展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确立了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基本监管框架;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已报请国务院同意。此外,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基本完成。
从节能环保、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投资中,可看出山东转型决心
进入新常态 目标中高端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代玲玲
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无疑是经济增长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我省这一指标分别是8.7%、8.8%、8.7%。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指标回落背后,山东经济正在酝酿哪些新变化,能否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能否在保持中高速增长中上水平、迈向中高端? 无需太过为速度焦虑
据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娥介绍,与全国一样,进入8月份以来,我省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下行压力较大。
工业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7个月月度增幅稳定在10%左右,8月份回落至6.9%,为近年来最低,9月份有所回升,为9%。工业用电量、货运量等先行指标亦呈走弱态势: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增长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货运量增长2.5%,增幅比上半年回落3.7个百分点。
持续多年高位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但进入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1-2月份达到17.7%的高点后就逐步下行,前三季度增长16%,增速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1.5个和1.2个百分点。对其他行业带动明显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8.3%,比上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6个月负增长。
此外,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1194亿元,大企业资金链绷紧和融资担保圈风险有所显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8%,比年初提高0.4个百分点。
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认为,经济增速下调是一个趋势,只要能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无需太过为速度焦虑,关键是加快改革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的换挡期,经济增长的内涵、动力、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新常态下,部分指标出现波动是正常的,有宏观经济变化的外部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自主调整和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破解结构性矛盾
李娥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长期积累的各种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集中反映和暴露出来,有些方面还比较突出,对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带来较大压力。
破解结构性矛盾要能忍受住“阵痛”。前三季度,我省加快结构调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这六大行业贡献利润、就业均占整个工业的20%左右,却“贡献”了80%的污染物排放。新常态可以接受增长“慢一慢”,但却不能放任这样的行业停留在偏低的产业层次上。在10月23日举行的全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电视会议上,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争10月底基本完成全年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观不能出现偏差,尤其不能因经济下行压力放松工作力度。
从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能看出山东转型的决心。今年以来,节能环保、社会民生投资领先,前三季度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8%以上,快于时间进度。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交通项目完成投资70%以上。其中,刚刚完成建设投入使用的临沂临工研发中心,使得企业产品上市周期将由过去的2-3年缩短至14个月,推动企业由生产型向技术先导型转变;滨州金刚高性能石油压裂陶粒支撑剂项目已形成20万吨产能,产品批量出口美国,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3.7亿元,利税6287万元,解决就业185人。寻找增长新动力
李娥说,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市场有效需求总体不足,尤其是前期增长较快的部分行业增速回归正常,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出现“青黄不接”。
当前,企业市场预期不强,扩大生产和投资乏力,基础建设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因素。据悉,省政府要求,年初确定的青荣城际等5条铁路、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等沿海港口泊位、烟台蓬莱机场和济南机场南指廊工程、青岛LNG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要确保按期建成;拟开工建设的济青高铁部分控制性工程、青连等4条铁路项目,要确保年内开工;对国家已批复立项的“外电入鲁”输电通道、快速铁路网等工程,要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提前开工建设。
迈向高水平,实现经济质变,改革是关键。据悉,我省正在加快编制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再取消下放1-2批审批事项,年底前出台《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向社会公布省政府各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编制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尽快启动农村金融合作改革试点,扩大市场化基金运作试点,筹备建立工业、农业、科技、旅游、文化、健康等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环保等价格改革,推行水权交易制度改革,探索开展水权交易工作试点。
“新常态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郑贵斌说,改革红利的释放会有滞后,有一个逐渐发挥效用的过程,各级各地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此有深刻认识,敢于创新,科学决策,“功成不必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