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向“蓝” 蓝区引领转型升级
编者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实施六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刊发青岛市相关情况后,为给全省区域战略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报今天推出蓝区其他6市建设亮点专刊,敬请关注。
烟台——培育蓝色增长极
烟台市坚持优化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目前,烟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鱼类养殖基地、全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建造基地,并呈现出加快向蓝色转向、向高端迈进、向链条集聚的良好趋势。
全市累计争取区域战略推进专项资金14.2亿元,扶持重点项目200多个。目前,海洋油气领域约占整个业务收入的1/3。半潜式钻井平台、远洋鱿钓船等一批高精尖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集群、海洋装备制造集群成为烟台工业的新亮点。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集群,初步形成了“种质资源—育种—高效养殖—精深加工—废弃物活性物质提取(保健品)—创新药物”完整的产业链条。
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新区领先发展,丁字湾、莱州湾、龙口湾、长岛休闲度假岛等崛起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高端人才引进。以高端人才“双百计划”为抓手,每年筹集5000万元专项资金,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7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烟台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均实现贸易往来,在俄罗斯、匈牙利等27个沿线国家,累计核准投资项目12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6.46亿美元,涉及装备制造、能源合作等10多个领域。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一批“总部在烟台、营销在海外”国际化企业。
着力突破交通瓶颈,积极保护海洋生态家园,实现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投入运营,结束烟台交通末端的历史。龙烟铁路开始铺轨,潍莱高铁开工建设。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具备靠船作业条件,烟台至淄博、莱州至昌邑输油管道建成投产。积极推进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各类海洋与渔业保护区达到31个,保护海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占管辖海域面积的21%。坚持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全市直排入海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海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
威海——海洋产业年增10%
蓝区战略实施伊始,威海市从发展原则、战略定位、空间与产业布局、产业发展重点、改革开放、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高端海洋产业聚集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实验区的先行先试区”“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
六年来,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675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010亿元,实现了年均10%的增长;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2%提高到33.6%。
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截至2016年,全市已投入省级蓝区各类专项资金10.63亿元,扶持项目总数226个;累计安排市级蓝区专项资金3300万元,扶持涉海产业项目72个。
自2012年起,威海市着力引导渔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渔业资源分配,全市企业实施了中西太平洋、西北印度洋、东中大西洋和西南大西洋等6个大洋性公海远洋渔业项目和2个过洋性专属经济区渔业项目,拥有远洋渔船数保持在600艘左右,年外派渔船数超过280艘,远洋渔业产量、产值超过30万吨、33亿元,分别年均增长34%和25%。
不仅如此,粗加工的生产方式也迅速向海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运输产业转变。百合生物公司研发的DHA微粉等海洋活性物质获25项国家专利,鱼油软胶囊产量达到每年50多亿粒,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海鱼油软胶囊生产基地;嘉美食品10万吨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也让威海市海产品精深加工再次成为全省龙头。
威海市积极推动船舶配套及修造业在危机中求转机。鼓励黄海造船等骨干企业做精做强,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黄海造船厂与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共建船舶技术研发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大型豪华客滚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进入工信部首批船舶建造企业“白名单”;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冷藏运输渔船,全部设备实现国产化,船舶设计上拥有独立知识产权。
日照——蓝色经济占比近半
日照市围绕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增长极”战略目标,蓝区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全市蓝色经济增加值由2010年的423.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31.58亿元,年均增长12.9%,高于GDP年均增幅2.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41.3%提高到49.8%。2016年上半年,全市蓝色经济增加值达到411.83亿元,增长10.6%,高于GDP增速3个百分点。
临港产业提质增效。“十二五”末,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5家;临港产业总产值达到1736.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7.3%,形成钢1200万吨、汽车75万辆(含低速车)、发动机100万台、自动变速箱100万台、浆纸218万吨、大豆加工850万吨、油品加工1450万吨的年产能。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2%,日照成为韩国威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大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发动机、模具、车桥、变速箱等四大关键零部件企业集群,实现产值547.06亿元。去年1月—11月,全市新落地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50个,到位资金268.68亿元。
海洋产业加快发展。“十二五”末,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447亿元,增幅由2011年低于全市生产总值2.87个百分点到2015年高于3.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5%,占GDP比重达到26.8%。海洋装备制造业、现代海洋化工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11.79亿元、87.61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51.2%、8.3%。渔业产量、产值、水产品出口创汇稳居全省第四位。成功创建全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市。截至2016年11月底,101个重点项目建成7个、在建94个,完成投资88.46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去年11月,中国日照—澳大利亚联邦北领地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日照举办,双方企业代表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签约贸易金额逾8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4家,境外投资额7.1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8倍和8.7倍。对外投资涉及40个国家(地区)和20个行业。今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9个;2016年1月—11月,完成“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162.4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项目投资16463万美元。
东营——油气装备制造支柱产业集约发展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前沿城市,按照“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六年来,东营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现代海洋化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海洋装备制造走在了全省前列;海洋牧场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7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55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26.7%和80.6%。
海洋油气产量稳步上升。随着胜利海上油田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海洋油气产量以每年10万吨的增速递增,海上原油年产量达29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1.25亿方。海洋化工快速发展,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东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第13家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东营经济开发区引进烧碱、双氧水等海洋化工项目16个,建设了“滨海新材料园”;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利津滨海新区、广饶滨海新区生态化工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海洋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全市各类石油装备企业已发展到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11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占到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开始起步,已培育了山东凯尔、大振生物、信合制药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海洋生物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良好。大唐风电、国华瑞丰已建设北部渤海、东北部渤海和东部莱州湾三大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20万千瓦,实现年产值10亿元,增加值4亿元。
海洋服务业逐步提高。海洋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东营港港口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东营至旅顺的滚装航线业务、东营至大连的集装箱业务等运营良好,集装箱吞吐量1000标箱,年输送旅客19万人次,车辆8万台。滨海旅游业发展较快。建设了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悦湖旅游风景区、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等旅游景区,成功打造“黄河入海·龙腾东营”旅游品牌,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潍坊——海洋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
实施蓝色经济区战略是潍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支撑。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70亿元,是2010年的1.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跃过300亿元、400亿元两个台阶,达到484.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4516亿元、2277亿元,分别是2010的1.96倍和1.98倍。涉海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
将滨海海洋经济新区作为建设的主战场和突破口、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最大空间和平台,打造全市转型升级突破口、省会城市圈出海口、济青一体化支撑点、中韩自贸区临港产业聚集地。
创新飞地经济模式,破解了县市区土地瓶颈制约,为突破滨海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15个县市区飞地工业园在建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45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106亿元,2015年完成投资45.4亿元,19个投产项目实现税收704万元。
围绕强化创新驱动,潍坊出台了加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修订了科技奖励办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政策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境外研发机构发展到25家,引进各类院所及分支机构92家。新建成1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田汽车研究院、潍坊创业大学、中美技术转移中心、潍坊(美国)硅谷高科技孵化器、中以跨境多币种科技创新基金、3D打印暨先进制造中心、蓝色智谷等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平台建成投用。新增各类孵化器163.8万平方米。获授权国内专利39985件,其中发明专利3343件,申请国际专利371件。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6.6亿元,扶持14.4万人自主创业就业。驰名商标达到127件,增长154%。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美国硅谷设立了首个海外科技孵化器。把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作为促进创业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建设,先后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器83个,在建创业孵化器20个,拥有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11个。潍坊蓝色智谷注册企业61家,在谈项目37个,启迪众创、中科云创等众创空间、路演中心已投入使用。
滨州——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滨州市以重点区域突破打造蓝色“引擎”,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47万吨,渔业总产值135亿元,海洋主要产业实现总产值550亿元,是2010年2.25倍,年均增长15%以上,海洋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5.7%提高到22.5%,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北海经济开发区六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15亿元,年均增长22.5%;财政收入27.54亿元,年均增长46.1%;固定资产投资738.9亿元,年均增长38.9%。
沾化区抓住机遇强力实施“突破海上”战略,规划总面积74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无棣县则以海洋交通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区建设,全面带动蓝色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制约滨州发展的交通瓶颈正被逐渐打破。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滨州港已累计完成投资70余亿元,建成2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建成海港港区东、西两条防波堤及17公里集疏运通道,双堤环抱格局形成,3万吨级航道疏浚完成。
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滨州先后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省“三院一站”等1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滨州海洋生态站,成立了全市首个水产院士工作站。
目前,滨州蓝色产业蓬勃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居国内领先地位,东瑞化工、鲁北化工、汇泰集团等海洋化工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珍贝瓷业高档贝瓷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海忠软管国内首家通过AIP认证,高压软管及移迁式钻井平台分别填补国内空白。滨州沿海健康养殖区成为省部共建园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50万亩绿色食品(水产品)生产基地。全市以海洋化工、现代渔业、生态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