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吕剧院赴淄博市博山区岱北村演出
淄博市博山区岱北村位于鲁中地区的大山深处,距离济南市130公里。3月2日至3日(正月十二至十三),山东省吕剧院一行近60人来到这里,用精彩演出为老百姓拜年。
在岱北村的首场演出定在3月2日下午两点开始。1点半不到,头天接到信儿的村民已三三两两来到村委会大院的戏台旁,纷纷将马扎放在离舞台最近的地方。乐队忙着调试乐器,舞美队则调整着戏台上的场景道具。坐在戏台一侧的村民王明泉感慨道:“村里很久没这么热闹了。”今年70岁的王明泉回忆,上一次在村里正儿八经看戏还是40多年前,之后看戏的机会已很少。“俺喜欢看吕剧和五音戏,吕剧里最喜欢看的是《姊妹易嫁》。”巧合的是,当天山东省吕剧院演出的剧目即《姊妹易嫁》。
演出开始前,岱北村村委会负责人特意在院子里放起了鞭炮。“过年图个喜庆,也是为了表达我们对省吕剧院演员们的感谢。”该负责人说,山区民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省里院团送戏下乡绝对算村里的大事和喜事。
在岱北村,两天的演出观看人数超过千人。除了岱北村村民外,附近的岱东、岱西等村也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民众。无论是首场演出《姊妹易嫁》,还是第二场演出《小姑贤》,台下的观众均看得津津有味,不时为剧中的情节捧腹。“这里的百姓懂戏,非常热情。他们知道在什么节点上鼓掌叫好,让我们感觉与观众有互动。”山东省吕剧院演员吴海涛说,每次下乡演出都会坚定他的文艺为民众服务的信念。
说这话时,吴海涛刚从台上回到临时改成的化装室,双颊冻得通红,换衣服时手也不自觉地抖动。“太冷了。”
在岱北村的两天,鲁中地区正值倒春寒,风没有停,气温也在零度上下。由于演出所限,台上的演员不能穿太厚的衣服,那样会影响装扮的效果。很多演员在薄薄的戏服里面只穿了秋衣或薄毛衣。台上演员演得辛苦,台下的乐队也是铆足了劲儿。虽然不用穿着单衣上台,但在寒风中露出双手演奏乐器,且一坐就是近两个小时也不是轻松的差事。一场送戏下乡演出还需要很多幕后英雄。比如装台、拆台的装卸队,负责布景的舞美队等等。
谢玉光是山东省吕剧院舞美队的一员。由于常年搬运道具,今年40岁的他已患上了腰肌劳损。“不能弯腰洗脸,稍微一弯就钻心的疼。”谢玉光笑着说,常年在外演出让他对风吹日晒早已习惯,5岁的孩子每次见他回家都会分外亲。“无论外出送戏多劳累,团里这些人没人叫苦,这都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份内事。”山东省吕剧院副院长马常委说。
岱北村往东两公里是北崮山村,这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故乡。在岱北村演出期间,山东省吕剧院的演职人员专程来到焦裕禄纪念馆,学习他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山东省吕剧院副院长焦黎说,焦裕禄同志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人民群众。对于我们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来说,更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服务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