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英雄儿女:“单手神兵”曹世范
周末人物 英雄儿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去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曹世范名列其中。1944年夏,左手残废的他与战友到于家岭侦察,被敌人两个连包围,他沉着机智,先后毙敌12人,并顺利突围。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称他为“单手英雄”。这位牺牲时年仅21岁小伙子的成长历程,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英勇抗争史。
清明时节,在寿光城北40余公里外的羊口镇曹家辛庄,整齐的红瓦屋在小清河入海口的广袤平原上铺展开来。春雨过后,柳枝吐绿,香椿微发。
在一排排房屋中,有一家已毫无院墙遮拦,院落中堆了三垛干草。院子正中坐落着一座青砖为基、黄土打墙的正房,外墙脱落,西屋坠瓦,已多年无人居住。
“这三间屋是俺村最老的房子了。村里虽然多次规划,翻盖房屋,都把它给保留着,因为这是英雄曹世范的故居。”今年89岁的曹桂范老人指着老屋,反复地念着英雄的故事,“一次大战于家岭,单手持枪南北战,打退了汉奸两个连;二曹攻打蒙阴城,‘大曹’曹凤洲,‘小曹’曹世范。曹世范比我大三岁,小时候俺们一块玩儿。”
打鬼子,牛头镇上参军
“春天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那时候俺这里十年九涝,到处是盐碱涝洼地,不怎么长庄稼。那时候的孩子真是苦水里泡大的,没鞋子穿,脚底满是老茧。夏天光着屁股,冬天就钻草堆里取暖。”曹桂范回忆起童年的艰辛。
“1940年,赶上大海潮,土地全被海水淹了,啥也不能种,房子也有塌的。曹世范他们一家四口就上寿光去要饭,住在弥河东岸兴旺庄的一位大娘家。他父亲曹仲杰白天拖着他小弟讨饭,晚上帮人家干活。曹世范也拿根棍,上门要着吃。”曹桂范也有类似的讨饭经历。
一天黄昏,外出讨饭的曹世范迟迟未归,曹仲杰非常焦急,不时到村口张望。原来,这位16岁的小伙子在讨饭时,碰上了匪兵,硬被认成“八路密探”,一面遭鞭打,一面被逼招供。
一个讨饭的孩子有什么供可招呢?皮鞭“啪啪”地连续抽在曹世范身上,他昏过去了。当他醒来后,身上已是密密麻麻的鞭痕,疼痛难忍,但他没有哭,只是瞪着匪兵们。曹仲杰四处央求乡亲们,大家好歹凑了点钱,把孩子保了出来。
几天后,曹世范拖着受伤无力的身体离家出走。几天后的夜里,一个陌生人找到曹仲杰,告诉他曹世范去参了军,住在不远的牛头镇。
“1940年,马保三带着一个营的部队回寿光开展抗日活动,不堪受苦受气的农民青年纷纷报名。曹世范就跟本乡几个青年一起报了名。”寿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祥森介绍道。
曹仲杰匆匆赶到牛头镇。父子相见后,曹世范讲述了参军后的经历:青年队长抚摸着我的头,问多大了,家在哪里。到了班里,同志们如亲兄弟一般欢迎我,班长递来一杯开水,老战士端来洗脸水,围着我问长问短。
父亲看到稚气未脱的孩子,没有过多的话嘱咐,只是说:“好好干吧,为咱穷人争口气!”曹世范也只回答了一句:“爹,你放心吧,不打走鬼子和汉奸,我决不回家!”
要去打鬼子,青年人抑制不住兴奋与激动,训练起来虎虎生风。青年队战前大会上,更是热闹得像一锅开水,请战的、表决心的,宣布立功计划的、想当突击队员的,争着表态,洋溢着一股股闯劲。
坐在人堆里的曹世范,穿着大两号的军装,看着旁边的同志一个个站起来又坐下,心里猫儿抓了似的。他心里想说几句话,当兵一个月了,咋还没给他发枪呢?几天前,他找连长反映过这一情况。连长告诉他,武器要从敌人手里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