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商标局没纸:别让改革的红利“卡纸”

11.04.2016  09:19

  改革要顺利推进、政策要切实落地,对执行环节与配套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既需要吃透改革精神,更需要不折不扣,打通并确保“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的通畅

  近日有媒体报道,自去年8月21日以来,没有一家企业能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拿到一张商标注册证,原因仅仅是“商标局没纸了”。媒体曝光当天,工商总局即就此事公开致歉,并称纸张已经到位,承诺5月底前将积压的商标注册证全部发放。

  因为一个部门“卡纸”,商标注册证全部断供,如此“低级”问题出现,难怪人们“难以理解”并有各种调侃与质疑。这些调侃的背后,是对慵懒散漫工作作风的讽刺,对有关部门履职能力的怀疑。尽管工商总局迅速给出了回应,但纸张采购部门为何成了“树懒”?手续流程为何繁琐至此?具体经办问题出在哪里?都有待进一步澄清说明。

  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商标注册量一直在猛增,这给提前预估和精准协调带来了新难度。然而,从去年8月商标注册证因缺纸停发,到今年1月发布采购公告,并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时间。事实上,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上的信息,从2016年1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资产处发布“商标注册证采购项目采购公告”,到1月26日,采购项目成交,仅仅用了12天。可见,尽管注册证用纸特殊,但并非难以采购,更非“洛阳纸贵”。

  有人估计,这7个月来,有数量巨大的注册商标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商标注册证是商标权证明也是商标维权的法律凭证,因为证件迟迟不到位,这7个月中,不少企业的产品被天猫、京东和各大超市下架,不少商标侵权案件的维权不得不搁置下来。一个部门的不作为,让不少企业与个人很受伤;一个环节上的慵懒懈怠,会导致整个产权保护链条脱节。认识到一张纸背后的利益关切,才能真正做到想商标申请人之所想。

  近年来,很多部门都为对接改革“最后一公里”付出了不小努力,成效有目共睹。拿工商管理部门来说,自《商标法》修订以来,为方便商标申请人注册,就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推动营造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仅从企业项目审批看,以前三个月办下来的手续,有些地方现在三天就能搞定,以前要跑遍十几个分管部门盖章,现在到“一站式”窗口两次就能解决。

  然而,流程优化从来都需要系统推进。如果仅仅是降低了注册门槛、简化了对外流程,却没有降低内部的协调沟通成本,改变部门推诿的工作机制,只会导致“采购环节手续繁琐、部门衔接不畅”。我们都说,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不容易。事实证明,假如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问责意识,薄薄一张纸也可能成为“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小处不改,必耽大局,老百姓也就难以真正从简政放权中受益,良性的行政服务生态也难以确立起来。

  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这次,“纸”上的教训非常深刻。捅破惰政的“窗户纸”,照见更多积弊,还需各级领导干部、各单位部门自省、自查,明确职责,改变作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惠及民生、盘活市场的红利政策还会相继推出,但改革要顺利推进、政策要切实落地,对执行环节与配套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既需要吃透改革精神,更需要不折不扣,打通并确保“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米”的通畅。只有坚决克服消极懈怠的工作态度、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改变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的工作作风,跟上改革节奏,才能杜绝“卡纸”事故,让人民真正受益。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