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县不断规范完善“三资”管理工作
商河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1996年开始实行村财乡管,2008年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2010年全县12个乡镇(街道)以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了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农廉网规范运行,实行“三资”管理。我县的“三资”管理工作在不断规范完善中稳妥推进。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培训。“三资”管理一直是农村的焦点问题,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文件,各乡镇(街道)、村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村村配备了报账员,负责日常现金收支、登记现金日记账、报账等“三资”管理业务。各乡镇(街道)对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县农业局对乡镇(街道)农村“三资”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了各级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是健全完善“三资”账簿。村民是村集体“三资”产权所有人,各乡镇(街道)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资源均建立了台账,明确界定产权,结合平时工作情况进行动态核对,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严格履行民主决策和申报审核程序,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合同文本。对集体“四荒”地,实行公开竟价承包和招标制度,切实搞好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 三是加强农廉网平台管理与监督。我县2013年实行了农廉网建设,县纪委及农业局每月及时查看农廉网平台,乡镇(街道)每月按时报账,无业务的实行零报账。及时发现各乡镇(街道)农村“三资”入账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 四是加大村集体资金代管力度。各乡镇(街道)督促各管区把集体资金全部移交“三资”委托代理中心管理,收取的款项由村报账员于三日之内(大额须当日)交乡镇(街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管,一律不得“坐支”现金、白条抵库、公款私存、设置“小金库”等,截至目前,12个乡镇(街道)代管村集体资金余额6066.43万元。 五是规范会计档案。规范原始凭证,村主要负责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签字。发生付款业务时,使用外来原始凭证,不能由村干部随意填写,严禁“白条”入账,“白条”也只能做附件入账;规范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由农廉网上打印,杜绝乱写乱画现象,并装订规范;统一会计科目,及时入账核算,按月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档案按照要求整理。 六是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我县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都是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被选举的对象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并实行回避制度,村干部及近亲属不得参加,杜绝了“人情委员”、“平衡委员”,切实把责任心强、威望高的村民选进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制度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使其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七是规范“三资”管理公开。根据《中共商河县委、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乡镇(街道)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意见》(商发【2015】6号)文件要求,继续实行季度考核机制,分别于3月、6月、10月及12月下旬进行考核,每次随机抽取5个村,查看三资公开情况,要求按照标准修缮村务公开栏,及时全面、规范公开内容。截至目前,三个季度检查已经完成,各乡镇(街道)均按标准完成考核目标。 八是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加强农村合同鉴定工作。2015年完成县级和5个乡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2016年全面完成乡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任务,打造集配置资源、活化资本、服务“三农”、沟通城乡、推进农村合同监管和农村项目竞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权交易市场,确保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纳入便捷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问题,规范乡镇(街道)、村两级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有效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为全县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管站 靖兆霞) 2015年11月3日
来源: 济南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