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回落 为什么仍必须坚定地看好山东?
截至7月底,国民经济半年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市区GDP数据。2019年上半年,山东省GDP总量41823亿元,继续列广东和江苏之后,排名第三,和广东省差8678亿元,和江苏省差6759亿元;上半年实际经济增速5.4%,低于全国增长速度6.3%。
对于山东来说,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增速,“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状况确实还未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又“唱衰山东”,比如,什么“山东发展太慢了”“山东将是下一个东北”,等等。
山东确实处于一个困难期,但这个困难期属于“转折期”,而不是“沉沦期”。这个“转折期”,就是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老鸟、庸鸟”腾出去了,而“俊鸟”还没有引进来,腾笼换鸟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不断产生阵痛。
为此,以“转折期”的视角,看待山东在全国发展方阵中的位置和发展增速,看待国际国内和山东形势,看待山东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和不利因素,至关重要。
一,增速回落,是动能转化下的必然回调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然有一个时间过程,必然要牺牲一定速度来实现结构调整。
据大众日报·新锐大众报道,2017年下半年以来,全省关停“散乱污”企业近10万家,也关停了不少规模以上企业;而新招引项目,一般要到2020年、2021年才能投产。“粗黑重”的产业削减了,“四新”产业产生新动能需要时间,这样的背景下,增速不可能不回调,增速适当回落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
广东的情况可资借鉴。广东从2008年5月开始“腾笼换鸟”,此前,广东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腾笼换鸟”当年,经济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个百分点,2009年广东经济增速更第一次回落到个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步入阵痛期,网上开始出现所谓“腾笼换鸟断送了广东的发展”的声音,但后来证明,广东的“腾笼换鸟”是具有前瞻性的,以短暂的阵痛换来了可持续发展。从2018年2月公布的全国各省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来看,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3356家之多,雄踞全国第一位,“腾笼换鸟”获得成功。
今天,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回落到中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成为新要求,以增长速度适当回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更健康。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增速回落的不只是山东,上海、天津、内蒙古、海南、青海、重庆和陕西等省市区的GDP增速都低于全国增速。这就说明,不一味追求速度,因地制宜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是全国各地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为什么必须坚定地看好山东?
1,山东营商环境大大改善
2017年春以来,山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改革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开放的视野配置资源,以担当的勇气破解发展难题,全省上下形成了拼搏奋发的精神面貌,营商环境正在迅速改变并提升。
营商环境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提。山东改变提升营商环境,第一是刀刃向内,对准各级官员。对慵懒、散漫、懈怠的,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从2018年11月开始,山东分3批次对16地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对16地市的书记和市长根据“双招双引”实绩“写实考核”,前三名重奖,后三名约谈,连续落后要有说法,扭转了“决策多失误多、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现象,让干部放下包袱,放开胆子,甩开膀子,尽情地干,自豪地干,真正把山东人壮志豪迈、敢闯敢试的基因激活了。
去年,在国务院大督查营商环境调查的7项指标中,山东有5项位居全国前列,这说明山东营商环境发生了大改变。
2,新动能在山东落地的幅度和频率在加大加快
两年来,山东“四新”产业落地的幅度和频率加快,正逐步形成发展新动能。
5月17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在济南举行,青岛、济南、烟台获得“双招双引”考核结果一等奖,但青岛、济南、烟台并没有自我满足,而是以更大力度实施“双招双引”。
青岛“学深圳、赶深圳”,5月23日,青岛市首批体悟实训干部在深圳举行开班仪式,150名青岛干部将在深圳进行持续100天左右的学习和实训。济南招商团俩月三赴北京,5月21日至23日,济南在北京开展“选择济南共赢未来”合作对接活动,与央企签约39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1395亿元。5月30日-31日,烟台举行“2019百家韩企烟台行”活动,现代、LG电子、LGDisplay、浦项、斗山、大宇造船、三星火财等150多家知名韩企来烟台洽谈合作。
德州、滨州、东营、聊城等市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工作全面展开,枣庄、潍坊、淄博、泰安、威海等地市也南下北上,组织各种招商引资活动。
7月27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信息,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增长76.4%,铁路、航空、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57.1%、56.7%和30.5%,文化体育娱乐业、研究和实验进展投资分别增长19.6%和43.5%。创新投入明显加大,1-5月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增长73.7%。高端人才支撑持续增强,新增院士工作站109家,占总数的近1/6。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50.7%,其中新登记企业增长39.7%,私营个体单位增长51.6%。
值得称道的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6.92%,同比提高1.96个百分点。去年一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612家,数量创历史新高;总数达到8912家,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3,全方位立体化交通建设为山东发展插上新翅膀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性、基础性要素。两年来,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爆发期,这是山东经济社会向好发展的重大支撑。
7月26日,济青高速由过去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正式通车,这一条宽阔的黄金大道,是继去年12月26日济青高速铁路竣工运营后,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大工程。新高速新高铁串起山东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济南和青岛,沿线城市GDP达3.15万亿元,占全省总和的43%,将给山东发展带来巨大活力。7月28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整合工作启动暨宣布领导班子大会在济南举行。山东沿海港口总吞吐量常年居全国第2,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4亿吨大港的省份,山东港口资源的整合,将诞生一个“巨无霸”港口集团,对山东经济发展是重大利好。
据山东交通厅信息,山东今年交通总投资将达到1622亿元,其中公路建设997亿元,铁路建设320亿元,港航建设80亿元,机场建设187亿元,场站建设38亿元。按照规划,到2035年,山东将全面形成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通过高铁实现覆盖全省、通达山东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陆上交通圈;通过民航实现山东中心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要想富,先修路”,仅以交通建设的力度和规模而言,山东经济发展提速将只是时间问题。
4,三大国家战略助推山东发展
最近几年,山东三次被列入国家级发展战略,给山东发展带来政策性重大利好:
一是山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201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规划支持山东的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周边毗邻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二是山东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包括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核心城市,十四个设区市的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求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三是青岛成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决定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此次会议国家从战略层面一南一北布局了深圳和青岛两块深化改革“试验田”,青岛有幸获得其一。
短短几年,三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光照”山东,表明山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上升,这将给山东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三,现在是到山东投资创业的最佳时机
山东经济发展正在触探低谷,随着新动能的增加和增长,山东经济正在全面复苏。在这个时段,各地都推出了最优惠的双招双引政策,山东正迎来投资创业最好时机。
比如,2018年6月,济南市出台35条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要求企业开办“一次办成”,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一人受理审核制”;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工业项目政府审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只保留13项。组建全市统一的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并建立营商环境问责惩戒机制。
2018年9月,德州市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积极利用外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优先发展且用地集约的外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2018年11月,潍坊市制定招商发展激励政策,对实际投资2亿元或年纳税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招商项目,世界500强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2019年3月,青岛市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青岛市牵头承担或参与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对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市财政择优按照最高不超过1∶1比例给予配套支持。
众多地市的双招双引优惠政策,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注入强大动力。
山东5.4%的增长速度“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速度,是含金量更高的速度,也是一个有后劲支撑的速度。”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山东确实迎来投资创业的最佳时机。
山东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东西狭长深入海洋,南北处于大陆最繁忙的京沪线上,矿产、土地、人口、文化资源丰盛,工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加工制造业能力强大,多年来是中国北方第一经济强省。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优势资源的沿海开放大省,只要制度体制创新能够跟上,“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必将能够如期实现。坚定地看好山东,山东决不会让你失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