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建成

22.06.2019  05:23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6月21日讯 (记者 马文文) 6月2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聊城大学主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承办的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暨“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新闻大厦(济南)举行。省直部门领导、运河管理机构和运河研究领域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60余人参会。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就需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发掘和整理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成果出现。基于深厚的学术积淀,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下,申报获批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平台于2019年6月21日正式发布运行。

  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核心功能区由大运河文化网、数据资料系统、投稿系统、GIS地图展示、微信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后台组成。数据平台通过对运河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保存、资料共享等,有效实现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目标。通过设立大运河文化网,满足各界对地方文化建设、学术研究、资料查阅等的需求,达到文化传承和利用的功能。同时可通过微信号,提供大运河相关的服务与宣传推广。因此,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的运行,对保护和弘扬运河文化将起到重要作用,是学界运河研究的新进展。

  同日发布的《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9)》是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共同推出的第二本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该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大运河水利、航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讨论了2017—2018年间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工作进展,并就北方运河通航可行性、大运河水环境治理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论证。报告指出,社会各界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不清,协调管理机制运转困难;基础研究薄弱、研究人才储备不足;商业化开发过度;民众参与度弱等问题。

  报告认为,做好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关键,是在自然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形塑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华文化。具体而言,进行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多方面协力进行、齐头并进:(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处理好部分与全线、分层与整体保护、利用的关系。(二)建立大运河数据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三)重视环境保护,理性发展运河产业。(四)强化“运河学”基础研究,实现“面向社会”的研究。(五)以人为本,培养运河研究、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六)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关注农村社会发展。

作者:马文文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