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丨解燃“煤”之急 摘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08.01.2018  20:41

  ​随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提升,昔日被称为“黑色黄金”的煤炭,似乎已经成了“污染罪魁”,而燃煤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依然是亟待突破的国际性难题。今天(8日),浙江大学与浙能集团等合作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因破解了燃“煤”之急,获得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它有望全面提升我国燃煤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国家超低排放战略实施。

  历经近20年自主创新研发,燃煤烟气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就能“跑完”这套超低排放系统,过程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汞、三氧化硫5种污染物会被过滤掉,监测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限值。这得益于项目所发明的温—湿系统调控多场强化颗粒物/SO3脱除技术,以及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等多项突破。

  项目第一完成人 浙江大学教授 高翔:国家有重大的需求,我们国家的能源体系以煤为主,是我们国家在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怎么样把煤做得更清洁、更高效、更干净,实际上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

  项目组介绍,燃煤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容易造成灰霾。虽然我国已解决了燃煤机组二氧化硫的高效控制,但成分复杂的煤质和负荷适应性强的污染物低成本、超低排放技术,对破解我国燃煤污染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第一完成人 浙江大学教授 高翔:最早包括我们的脱硫装置是从国外引进的,当时我们两台125(MW)机组,就是4.5个亿的投资。通过我们自己研发技术,我们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比它更低,是五项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汞,甚至三氧化硫,我们的投资成本也只有2个亿不到。

  燃煤污染物排放量、投资成本双双成倍降低,与长达近20年的自主研发密切相关。这个项目的发端,源于岑可法院士敢为人先的抉择。

  项目第六完成人 浙江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我去苏联留学的时候是自己选专业方向的,假如大家都不搞这个方向,我们中国是发展不起来的。当时这个学科刚刚新建,我想要搞成这件事情,是从比较差搞起来才有味道,所以我就选了这个方向。当时指导我们的导师是很有名的一个科学家,听了我的讲话以后他非常惊奇,他说只有你一个人选这样的专业,非常赞同。

  ​今天,这一技术发明突破,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好科研,还是走进实际应用的好成果,比如,浙能嘉兴嘉华电厂实现了1000MW燃煤机组烟气多污染物超低排放,监测数据表明,污染物排放浓度显著低于排放限值,其中,氮氧化物可从标准规定的10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降低为26毫克每标准立方米;颗粒物可从20降低为0.43;二氧化硫可从50降低为10。同时,其它规模应用在全国多地铺开。

  ​项目第一完成人 浙江大学教授 高翔:全世界碰到煤,都觉得这个煤电厂污染很严重,通过这个技术,我们煤电也可以做得很干净、很清洁的,实际上我们是提出了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记者 王倩 李峥 张立雷)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山东倒逼机制释放环保红利
  “2016年我们集团的销售收入是260亿元,而2017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170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429.环保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