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的泰安实践

30.03.2015  22:42

◆作为全省国有林场面积最大的市,泰安共有国有林场13处,总经营面积43.5万亩,全省第一、第二大国有林场均在泰安境内。近年来,泰安市按照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要求,以建设现代化新型国有林场为目标,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体制经历了曲折变化

 

“我们场的体制经历了曲折变化,从建场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八九十年代到2004年是差额拨款企业,2004年后我场进行改革,又恢复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体制。”说起林场体制的变化,徂徕山林场副场长郭廷松仍历历在目。

 

据了解,徂徕山林场始建于1956年3月,当时整个山只有2000多棵树木,经过第一代林业人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徂徕山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原来的石头山逐渐被绿色掩映,随后的20多年,徂徕山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覆盖全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之一。

 

但是,良好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郭廷松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徂徕山林场事业单位体制发生变化,成为差额拨款的企业,国家不再对林场投入资金。“没有资金扶持,工人发不下工资来,很多都辞职另谋职业,树木也遭到破坏,徂徕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郭廷松说。

 

10年间,徂徕山林场举步维艰,直到2004年才迎来转机。郭廷松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改革,徂徕山林场被划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恢复了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当年事业经费就由44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体制的变化让徂徕山再次获得生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郭廷松说道。

 

对于体制改变前前后后发生的变化,在林场一线工作的护林员陈宗林深有体会。作为正式职工,他本人就曾离开林场外出谋生,但后来又回来做起了护林员。据陈宗林介绍,当时林场没钱发工资,迫于生存压力,他离开了林场出去打工挣钱,2004年林场改革,条件好了,打电话让他回去上班,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回来了。

 

用好“森林”这块宝

 

森林资源是国有林场最大的优势,是林场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泰安13处国有林场并不是通过砍伐、买卖树木,而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特色经营获取财富。

 

据泰安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改革过程中,泰安各大国有林场因地制宜,发展了林菌、林药、林禽等模式的林下经济,实现了经营方式多元化,苗木花卉、中草药、珍稀树种、森林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改制后,我场建立了以‘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四叶参、黄精、紫草)为主的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今年建立‘四大名药’基地500亩,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使基地规模达到1万亩,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郭廷松介绍。

 

泰安旅游资源丰富,泰山、方特、太阳部落等景点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泰安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森林旅游。郭廷松告诉记者,中科院专家对徂徕山进行了全面规划,确立以建设生态山、革命山、休闲山、隐逸山为开发重点,充分体现了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和红色之旅的徂徕山旅游特色。“随着市委、市政府徂汶景区管委会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场森林旅游业将步入积极配合徂徕山汶河景区管委会在林场辖区内的旅游开发工作的新阶段。”郭廷松说。

 

目前,泰安已形成以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徂徕山、莲花山、牛山、腊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的全面发展的旅游格局。2014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

 

改革任重而道远

 

记者了解到,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泰安各大国有林场基本完成了“定性、定编、定经费”任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线护林员、瞭望台、检查站、营林区职工收入增加,并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了应保尽保,职工住房也改变了过去“矮旧破”状况,多数人都有了新住房。同时林场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道路硬化、电力供应、办公用房、水源设施、视频监控、通讯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改善。

 

但与此同时,国有林场仍普遍面临一些困境。据泰安市林业局副局长范方彦介绍,目前该市各林场职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年轻且高素质人才少,护林队伍不稳定,其次就是国有林场自身“造血”功能低,债务利息负担重。

 

对国有林场面临的青黄不接难题,郭廷松也深表担忧。他告诉记者,目前徂徕山林场职工平均年龄49岁,5年内将有150人陆续退休,将造成人员的严重不足。而新招聘的大学生往往不安心林场工作,要么调入机关单位,要么辞职另谋出路。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降低进场门槛,尤其对于护林员,学历可放宽到高中,或者招聘退伍军人和林场周边乡镇的社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