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琳:山东非遗保护成效显著 从业人员达128万余人
“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于9月15日-9月19日举行。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近日在接受中国山东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山东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实施合理的保护措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目前,全省共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38780多个,年营业收入189亿多元,利税29.56亿元,从业人员达128万余人。
2005年12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中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李国琳说,山东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2006年至2009年,通过全省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普查,共收集各类非遗线索101万条,整理各类非遗项目4万多项。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经建立非遗四级名录,非遗传承机制不断健全,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李国琳举例说,山东省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文化部规划的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另外还命名了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8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的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目前来看,山东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日益加剧,我们正在加紧开展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工作,研究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保护措施,全力抢救和恢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李国琳说。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摆上重要日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还将非遗保护的成效纳入文化建设考核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山东省文化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导精神,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实施合理的保护措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53项,省级名录555项,市级名录1957项,县级名录7019项。“我省烟台剪纸、诸城派古琴、泰安皮影戏等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络平台初具规模。”李国琳举例说。
在加强传承机制建设方面,山东建立了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逐步完善传承人扶持机制。李国琳说,我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24名,市级传承人1571名,县级传承人4012名。目前,对国家级传承人中央财政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的传习活动补助,对省级传承人省级财政每人每年给予6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另一方面,建立传承人培训制度。
近年来,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300多场次,培训各级各类传承人10万多人次。另外,专门实施“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工程。截至2013年底,全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已收徒12390名。
在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山东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或展室,为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便利。“在山东省文化馆设立了600多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目前全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达到1100多个。”
此外,山东积极推进非遗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实验区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省文化厅2011年、2012年连续下发《山东省文化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山东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鼓励非遗项目传承人按照文化传承规律发展产品生产,在手工技艺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传承基地和生产园区。
“我省已有东阿阿胶等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文化厅评选命名了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共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38780多个,年营业收入189亿多元,利税29.56亿元,从业人员达128万余人。”李国琳说,2010年、2012年,我省成功举办了两届以生产性项目展览交易为主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在济南举办。
李国琳表示,为了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全省各级非遗机构,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等节庆,打造了一批社会教育公益活动品牌。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山东都举办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近两年来,全省举办各类活动4400多场次,参与群众1700多万人次;同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进军营、进企业,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全省每年有2300万人次直接参加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记者 姜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