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中国“十三五”规划可行可期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日前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引发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外国专家认为,“十三五”规划,切实可行,目标可期,是中国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战略性”一步。
外国专家强调,这一规划不但将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也将推动政治改革、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将给世界带来更多利好。
规划促进经济模式优化
“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后,不少外国专家认为,这一规划将大力促进中国优化经济模式。
波兰华沙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古拉尔奇克表示,“十三五”规划了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做到科学发展,注重创新,打造绿色经济。
古拉尔奇克说,中国要优化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从数量和规模上的增加,转为质量的提升和均衡的发展。但这并非易事,是一项巨大工程,也是未来5年发展要求和战略任务。
丹麦中国商业协会秘书长严森一直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国政府提出经济“新常态”,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战略性”一步。
严森指出,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将带来更合理的社会结构和更开放的经济,并为民众带来更多社会福利。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从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更关注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巴西圣保罗大学经济、管理和财会系博士生导师、前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特谢拉表示,“十三五”规划,表明了中国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坚定信心,这将保障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规划推动中国与世界进步
外国专家认为,“十三五”规划将为世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教授马尔采利·布尔戴尔斯基博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了连接欧洲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解国际冲突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十三五”规划的实现,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际社会的稳定。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说,“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将提升中国民众的人均收入,拉升内需,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将获得更广阔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也将更加坚实。而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助推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李卓辉强调,“十三五”规划中的一些政策,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及其他有关教育、养老政策的改革,响应了社会各界的迫切需求。而中国政府倾听民意,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做法,也提升了百姓参政议政的意愿。
丹麦中国商业协会秘书长严森说,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将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为地区合作创造新的机会,丹麦公司也将从中获得新的商机。
实现规划目标大有希望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切实可行,目标可期。
埃及赫勒万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亚西尔·贾德·阿拉博士说,在接下来的5年内,中国完全可以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6.5%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将提振民众对国民经济的信心。
阿拉博士说,中国政府正积极提高民众的医疗、教育和服务水平,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的同时,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为民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教授布尔戴尔斯基认为,“十三五”规划得以实现的基础在于以下方面:一是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二是中国多年来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三是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四是科技成就的取得,如空间技术的进步;五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
布尔戴尔斯基认为,目前,中国处于最有利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要求中国改变发展战略。在未来5年,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亚投行的成立,都能为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综合新华社记者闫亮、石寿河、韩梅、刘彤、杨江玲、马明良、周檬报道)
原标题【 国际社会:中国“十三五”规划可行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