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将试点“15分钟生活圈” 中心城区拟划定110个街道生活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应该如何打造?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济南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研究”提出了初步方案,整个中心城区拟划定街道生活圈110个。
济南社区生活圈这样打造
初步方案提出,社区生活圈以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区生活单元为总目标,通过完善规划,构建多元完善的社区生活圈服务体系,打造复合共享的社区生活圈建设模式,实现便捷可达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制定健全长效的社区生活圈实施机制。以需求导向完善服务。根据步行时间划分设施层级,并与生活圈层级、街道社区管理衔接,提出各类设施布局的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初步方案提出,街道生活圈以需求为导向,强化设施关联度,实现相近功能设施集约化布局,发挥规模效应和互补作用,探索符合济南生活及管理规律的文化要素集聚、休闲活动集聚、管理服务集聚、生活服务集聚等四类主要布置模式。引导生活服务一站式或一街式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空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初步方案提出老城区、规划新区和新城区三类生活圈空间模式,形成街道服务设施、邻里服务设施及慢行交通的布局引导要求。
按三类标准划定街道生活圈
初步方案提出以街道作为构成街道生活圈的基本单元,并根据街道规模大小,适度将其拆分或合并为若干个街道生活圈,生活圈边界与居委会边界相契合。不同层级的生活圈设施在与街道、居委会等行政范围相契合的基础上,保证生活圈空间的相对完整,确保生活圈内部的出行安全和使用便捷。
根据老城区、新规划区和新城区的不同,在街道级生活圈划定上,初步方案提出了三种标准,整个中心城区划定街道级生活圈110个。老城区重点结合轨道交通站点,采用沿街布局模式,引导不同设施相对集聚,形成街道生活圈服务中心;邻里生活圈层面,重点利用住区沿街建筑底层设置邻里服务设施。规划新区鼓励将同质设施形成“一站式”服务簇群,形成街道生活圈服务中心;邻里服务设施鼓励沿街布局。新城区鼓励采用“一站式”与沿街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空间丰富、体验宜人的街道生活圈服务中心。邻里设施鼓励加强不同小区之间的互补与共享。
两个社区先行试点
初步方案提出,可选择一新、一旧两个社区进行试点规划编制,提供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包”与“近期行动计划项目包”,探索社区规划编制方法与社区治理实施机制。
新社区方面,市规划局提出选择新规划区王舍人街道08、12、13、14街区为典型街办生活圈,并选取其中尚未出具规划条件的13街区作为规划典型邻里生活圈。
老社区方面,选择成熟社区制锦市街区为试点,通过存量挖潜,实施局部更新+开发动迁,以灵活的手段,盘活现有社区资源,补足缺口、提升品质,发挥其最大效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典范。试点过程中,以街道办、居委会为推动主体,全过程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团体参与社区微更新行动。
在初步方案征求意见完成后,市规划局将进一步确定社区公共服务规划配建标准,推进每个区1-2处典型社区规划评估。同时,在社区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双修试点,推进社区微更新行动计划,细化相关专题专项规划研究。
社区生活圈7大功能
❶便利快捷的日常服务
❷人性化的长者照料
❸全年龄段的人文教育
❹充足多样的康体娱乐
❺全覆盖的医疗卫生网络
❻社区小微就业与管理设施
❼绿色开放、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两级生活圈体系
初步方案提出济南社区生活圈应构建“街道-邻里”两级生活圈体系——
街道生活圈:控制在10-15分钟步行范围内,按照5-10万人服务规模具体划定,生活圈内集中布置规模敏感的服务设施,包括初中小学、地方性商业、行政事务、文化体育等设施。
邻里生活圈:控制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集中布置距离敏感的服务设施,主要满足老人、儿童高频使用设施的距离要求。
街道生活圈划定标准
❶老城区生活圈:人口密度2.5万人/平方公里以上,半径800-1200米,面积2-4平方公里
❷新规划区生活圈:人口密度约2.5万人/平方公里,半径700-1000米,面积1.5-3平方公里
❸新城区生活圈:人口密度约1.0万人/平方公里,半径1200-1700米,4-8平方公里
如何反馈意见
如果对初步方案有意见、建议,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反馈:联系电话:0531-66605282邮寄地址: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A637房间邮政编码:250099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