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朋友圈的这张图是路口导向线 误闯的确要扣6分
这是左转等待区
有左转箭头,末端有停止线
这是路口导向线
比左弯待转区的
白色虚线要长很多
昨天,很多南京市民的朋友圈被一张图片刷屏,图片中新街口地区一路口的导向线被红圈标注,图片还配有文字提醒,“亲们,这是导向线而不是左转等待线,一定要看清楚哈,没有左转箭头,开过去6分就没了,已有不少人中招。”被红圈标注的到底是导向线,还是左转等待区,一时间成为热议的话题。
南京交管局昨日专门安排人员前去现场勘查,确认该路口就是导向线,并非左转等待区。那么,该如何分辨左转等待区和路口导向线呢?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一鹏
先学习
什么是左转等待区和路口导向线?
左转等待区:交管人士介绍,左转等待区线通常为白色虚线,用来指示左转弯车辆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的位置。左转待转区线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且辟有左转弯专用车道时使用,位于左转弯专用车道前端,伸入交叉路口内,不妨碍对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组成左转等待区的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其前端应为停止线。在待转区内须施划白色左转弯导向箭头,左弯待转区较长时,中间可以重复设置导向箭头,左弯待转区较短时仅设置一组导向箭头。
路口导向线:与左转等待区线十分相似的路口导向线,则用于在平面交叉口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或交通组织复杂,车辆寻找出口车道困难或交通流交织严重时,来辅助车辆行驶和转向。与左转等待区线一样,路口导向线同样为虚线。连接同向车道分界线或机非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为白色圆曲(或直)虚线。
怎么分
看看左转箭头和前端的白色停止线
“网友上传的图片是汉中路东向南进入王府大街的路口,这很明显就是导向线,并非左转等待区,因为有两条左转弯车道,所以两条导向线让部分车友误认为是左转等待区。” 交管人士表示,按照国家标准,在一些较大的路口需要设立路口导向线,以防止车辆转弯时误进入对向车道。虽然有点相像,但导向线和左转等待区还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首先,导向线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线路,从左转的出口到下一个车道的入口,所以从视觉效果来看,路口导向线要比左转等待区的白色虚线长得多;其次,路口的左转待转车道一定会有左转箭头,车主在进入待转道之前是可以看到的;最后就是,左转等待区的末端一定会有一条白色平直的实线,也就是停止线。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车友建议,把左转等待区域填涂上醒目的专用颜色,或是在地面漆写上“左转等待”的字样,以便于行车时更好地区分。“下雨天或者阴暗的天气下,很容易混淆。”一位车友也留言说,地上各种交通标志标线是用来规范引导驾驶行为的,遵法行车是必须的,但也要合理使用。
误闯了
会不会按闯红灯罚200元记6分?
交管人士对此明确表示,在直行绿灯,左转红灯的状况下,如果车辆进入路口导向线,并且车身完全越过停止线,就会判定为闯红灯,按照最新的办法是罚款200元记6分。“也会有这种情况,车身过去一半突然发现是导向线,然后司机及时刹车了,我们在查看曝光图片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处理。”
对此,也有车友向交管部门反映,白天只要仔细一点是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辨别,可遭遇到雨雪大雾天,或是夜里路面标志标线不清晰时,会不小心闯入。交管人士称,如果驾车人发现路口标识不清,或者红绿灯不显示,又或者因为恶劣天气造成判断失误的话,可以对产生的违法行为进行申诉。与此同时,交管部门也会定期对路面的标志标线进行核查,也欢迎广大市民及时反映身边不合理或是模糊不清的标志标线。
别轻易失去“与民互动”的良机
针对这起昨天发酵了一整天的网络热点事件,交管部门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应,详细解释了何为左转等待区,何为路口导向线。不仅如此,南京交管局昨天还专门派人到这张网络热图所在的现场勘查,明确了图片上就是路口导向线,这种负责的态度值得点赞。
但是,就一次良性的“网络问政”而言,仅仅释疑、普法还不足够。一张关于交通常识的图片,能一日之间刷屏朋友圈,引起全城网友的热议,一方面说明的确有不少开车人对交通标志线不太熟悉,一方面也说明交通设置也有进一步明晰、完善的空间。
这起网络热点事件的背后,其实就蕴藏着不少网民的诉求:能不能给左转等待区漆上颜色,又或是标上明确的“左转等待”字样,让人一眼就能清晰地识别?其实,误闯导向线或是不敢进左转等待区的现象此前就屡有发生。记者自己就遇到过很多次,前面明明是左转等待区,可前面的车就是不敢走,鸣喇叭也没用。甚至有媒体还专门做过调查,七成多网友支持给左转等待区漆上颜色。
我们期待交通管理部门能借此契机,做个详细的调研,并给网友以回应。如果可行,那就进一步让左转等待区明晰化;如果认为没必要,也给网友以详细、合理的解释,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如此一来,一次良性的“网络问政”就画了一个完美的圆,交警一贯“高冷”的形象也能瞬间“亲和”起来。今年4月,天津权健主帅卡纳瓦罗微博上传了一张自己脱手骑车的照片,天津交警以此为契机,专门上门对卡纳瓦罗进行普法教育,卡纳瓦罗最终公开道歉。这,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每一次网络热点事件背后经常都有一定的民众诉求,我们希望,所有的政府部门在面对这些网络热点时,不是简单地辟谣、解释、澄清,而是紧紧抓住民众的诉求,进行良性的互动。如是,社会管理才能更加高效,更深入民心。
昨天这张图,朋友圈炸了
高空看全景,其实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