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没有流转照样规模经营
8月7日下午,邹平县明集镇许道口村,不少村民站在村边,空中,一架小型飞机喷着白雾在玉米地上空往来回旋。这天,一植保农机合作社在进行病虫害飞防作业,包括许道口村在内的10万亩玉米会从中受益。
服务规模化家庭经营不再效率低
邹平县是全国闻名的农业生产先进县,近年来,随着农地加速流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不断涌现,但一家一户仍然是当地农民种地的主要方式,不少农民还是倾向于把土地留作最后的生活保障。如何让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也能享受到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实现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邹平的做法是,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以服务的规模化破解家庭经营农业效率低的难题。
许道口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全村1900多亩耕地,只有300亩地流转给了企业,余下的仍然由农户自己种植。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个村成为当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村,土地深耕、耙地和病虫害防治由社会化服务公司来完成。
“原先光耙一遍地,一亩就要花七十块钱,现在耕、耙、打药,三样一亩地才花三十二。”村民张春娥觉得很合适。
村民们还算了一笔账,原来打一次药,一亩地的药钱是10元左右,如果雇人,一桶另加人工费5元,这一桶还打不了一亩地,三亩多地差不多要花费50元;如果自己打,更不合算,现在大部分青壮年都在企业里上班,三四亩地虽然半天就能打完,但请假不可能请半天,一天就少收入100元,比雇人还贵。
防治效果怎么样?“我们不光是来看热闹的。”村主任刘伟是村里的“农业生产监督员”。农活承包给服务合作社后,别的村民可以当“甩手掌柜”,但他必须做好质量监督,哪里干得不合适、不达标,就要给指出来。“今天他们来打药,用的什么药,配多少水,我都得盯着。”刘伟说。
权属不变地连片统一服务利于田
在邹平,全程服务就是耕、种、管、收、销等全部由社会服务组织来完成,又称“套餐式”服务。根据农户意愿和参与程度,衍生出两种配套模式:一种是“管家模式”,即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由公司领办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直接耕种;另一种是“点菜模式”,即对于部分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公司则采取合作社的模式,对其提供全程套餐服务,实行规模种植。
许道口村选的就是“点菜模式”。村支书刘圣虎说,实行全程服务以后,农民种地更轻松,现在各家各户只需负责种、收、浇水,其余的活都交由合作社完成,基本实现地丰产、人增收的目标,也有利于先进农技的推广使用。
权属不变地连片,统一服务利于田。邹平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由家庭经营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二三十年没有深耕的地,今年用大拖拉机深翻了一遍,板结的土壤也松了。”刘圣虎说,“从分田到户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大型机械进不来,小型机械很难将土地深翻,这一二十年来一直就是在离地表15公分的浅土层里折腾,生土永远是生土,熟土永远就是熟土。深耕过的地就不一样,你看这片地里的玉米长得多好。”
抬头望去,玉米地里满眼绿色。据统计,邹平县仅经营性农机合作社达到了30家。2013年,共完成县内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近60万亩,占全县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2/3以上。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决不是维持传统的小农经济,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善外部环境,转变发展方式。”邹平县农业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认为。他说,我们探索的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地解决影响粮食产量提升的土地碎片化、无组织生产和分散经营问题,实现农业规模生产。这是破解家庭分散经营农技推广难的现实选择,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新探索。(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