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土地流转释放多重红利 三级平台服务特色农业扶持

16.03.2015  10:37

    3月6日,在一个蓝莓育苗大棚内,北疃村党支部书记于培国正在认真查看蓝莓长势。“我们村1250亩土地,如今1000亩地流转给了日照博园公司种植蓝莓。现在公司把基地的管理工作委托给村里。同是这块地,一经流转,多了两份收益。”于培国乐呵呵地说。

  据介绍,北疃村过去大都以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年收益也就700多元。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有700元的流转费,另外因为村里地处水源保护地,每亩国家还给70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再加上到基地打工,村民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算下来,同一块地一年的收益翻了好几番。   从日照市区沿204国道向北,驱车10分钟就能到达河山镇费家官庄沁园春风景区。在草莓大棚里,已经有不少市民前来采摘。果农管延收正在忙碌地为市民过秤。几年前,由于种粮效益差,他将自家的5亩地承包地出租给沁园春风景区。“自己到这里来打工,既挣得工资,又赚得租金,怎么想怎么划算。”他说。   沁园春风景区自2014年初开始创建,如今陆续流转土地400余亩。景区生态园内主要种植有草莓、葡萄、猕猴桃、水果苤蓝等,建了十几个生态大棚,占地50余亩。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可观。在东港区,茶叶、蓝莓、金银花、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此地落户。   东港区建设了区、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地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指导、资质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这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来说,实际上是双赢。”东港区委书记郑加贵说。东港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将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流转。2014年9月,三庄镇前高庄村创建了日照市首个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村村民以股东身份将承包地的使用权折算为股份入社,年终分红。合作社入社农户51户,土地500多亩,目前正与潍坊一家大型农业企业洽谈合作事宜。2015年初,东港区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引导和支持广大农民投资创业、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区财政每年还将拿出100多万元专项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品牌创建、标准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扶持力度。   目前,全区茶园面积9.2万亩、果品面积达6.5万亩(其中蓝莓面积1.8万亩)、食用菌5600亩、设施农业5600余亩;经济林面积20.8万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8634亩,存苗量达6.4亿株;建立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及生态养殖模式示范场12家,累计发展发酵床养殖畜禽规模场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生态养殖场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