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地“化零为整”,地没增收入增了

04.05.2015  11:08

  近日,蒙阴县蒙阴街道芦山村桃农刘贵民正在桃园忙碌着。2014年,靠着15亩桃园,刘贵民收入13万元。能有这么好的收入,除了得益于刘贵民过硬的管理技术,还受惠于这15亩桃园全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桃园相对集中,让刘贵民舍得在桃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上花钱。

  刘贵民的桃园位于芦山村村东的半山坡上,桃园内有两个蓄水池、10口机井。家门口的蓄水池2001年所建,花了1万多元,能够蓄水200多立方米。刘贵民说,逢上旱年,蓄水池蓄水不足,加上桃园中的机井,有时也不能满足桃树的浇灌需要。2011年,刘贵民又花费2万多元,在山坡上新建了一个蓄水量1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

  2014年春夏,干旱严重,两个半干不满的蓄水池水量不足。为此,刘贵民又花费2.5万元新打了三口机井。刘贵民说,果熟期,桃树一般十天半月就要浇灌一次。去年春夏大旱,当地不少桃树因此减产,除此之外,桃子的大小、品相受干旱影响也很大。“同样品种的桃子,个头在四两以上的一斤能卖到3元多,个头小的还卖不到2元。”刘贵民说。

  靠着桃园的两个蓄水池和10口机井,2014年的大旱基本没给刘贵民造成影响。“平均一棵桃树毛收入300多元,蟠桃能达到600元。”刘贵民说。

  刘贵民的果园浇水全是用电,早在十几年前,刘贵民就给桃园扯了电。“浇地一个小时用2.5度电,花1元多,用柴油机浇一个小时用2升多油,花10元多。”刘贵民说。十几年间,刘贵民把桃园的路也都修成了水泥路,前前后后花费了2万多元。“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搬着桃筐满园走,费那冤枉劲了。”

  因为地块集中,管理相对统一,刘贵民桃园的每棵桃树都能及时浇水、除草、打药,而村里有些小地块的桃园,常常因为地小,或难以管理,或疏于管理,不仅桃的产量、品质受影响,桃树盛果期也不能维持长久。刘贵民说,桃树的盛果期一般15年,他的桃树盛果期能维持18年。

  同村桃农刘养国有10亩多桃园,却分散在10处。大块4亩多,小块几分地。“就那么几分地,不值得打井,小地块一般看天收。”刘养国说。

  为了便于管理,刘养国修了一条生产路,通到占地4亩多的桃园,因为路要经过其他村民的桃园,只好用3倍的桃园面积置换生产路所占面积。刘养国说,现在当地不少村民都存在桃园地块分散的问题,刘贵民的桃园能集中在自家房前屋后,也是他20多年前,自己协商与同村村民互换的。两方村民都有意愿互换,并能互相得利,这样的情况太少了。(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