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构建三位一体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为打击非法行医,净化医疗环境,坊子区创新城乡卫生管理模式,多措并举,构建三位一体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一、区、街道、村“三位一体”。 理顺区卫生监督职能,对医疗卫生执法机构进行整合,由区编办发文,将区卫生监督大队划入卫生局管理,落实人员编制,配备车辆、电脑等必要办公设备;理顺街道卫生监督职能,出台《关于聘任卫生监督中队中队长的通知》,聘任7名同志为区卫生监督大队街道中队中队长,街道中队业务上接受区卫生监督大队指导;理顺村组卫生监督职能,制定《关于聘任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的通知》,聘任103名同志为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协助各街道卫生监督中队做好辖区内的公共卫生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政府主导的以区卫生监督大队为龙头、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坊子区卫生监督执法服务体系。
二、管、培、服“三位一体”。 区卫生监督大队业务上对街道卫生监督中队、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培训和服务。管理上,区卫生局与各街道卫生执法中队签定委托执法协议书,理顺管理体制,负责对街道卫生监督中队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街道卫生监督中队对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实行一体化管理。培训上,不断加大对街道卫生监督中队、村卫生监督协管员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服务上,由区卫生监督大队派出业务骨干到街道卫生监督中队,在执法程序、文书规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今年以来,签定委托执法协议书6份,开展各类培训4期、130人次,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免费配备照像机、录间笔等执法器材3万元余元。
三、防、治、保“三位一体”。 在全面提升区、镇、村三级卫生执法网络的基础上,提出要着力抓好预防保健和健康保障工作,实现防、治、保工作的全面统筹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整体水平。预防上,组建了区疾控中心,街道疾控职能由改建后的街道卫生院承担。今年1—8月,为0—6岁儿童接种疫苗49554人次,未出现群体发病案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传染病死亡报告。治疗上,新筹建区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区医院服务水平,落实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离镇、大病不出区”的目标。今年以来,引进研究生学历7人,组织51名医务人员参加岗位培训,572名卫技人员参加了一类和二类学分考试。全区共获各类科研项目立项3项。区人民医院开展了23例新技术,麻醉科新开展了可视化气管插管技术等,均取得满意疗效。保障上,区卫生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卫生监督中队建设的意见》,就建立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及权责明确、运转流畅、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出了政策规定。
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车辆120辆次、人员330人次,例行检查200余次,重点集中行动20次,查处无证行医黑诊所4家,行政处罚3家,取缔1家,收缴罚款1.4万元,收缴各类药品及医疗器械近100公斤,卫生机构持证行医率达98%以上。对各类公共场所实施监督检查120户次,生活饮用水检查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