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全国首提城市规划领导决策责任终身制

23.11.2017  16:29
  11月21日,新锐大众记者从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为解决城市规划中乱改规划、公众参与不够、千城一面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全面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目前,《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在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官网首页“通知公告栏”内。

  



  城市规划,过去公众参与不够、规划公开性不足。《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规划决策的重要程序,坚决遏制随意干预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行为。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要扩大专家和公众代表在规划委员会中的比例,非政府委员要占半数以上。

  规委会,不能想开就开,想不开就绕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未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城乡规划或重大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城乡规划委员会实行集体表决、民主决策,赞成票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方可审议通过。

  过去,规划随意改、“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的现象屡禁不绝,折腾浪费、群众反感。《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严格规划责任追究。尽快出台城市规划实施管控责任追究办法,实行领导决策责任终身制,对重大规划责任问题,采取倒查的办法予以追究;同时对监管不力、不履行规定审批程序、不执行规划督察意见书、放任违法建设行为的,追究主管部门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责任。强化城市规划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每年开展城市规划执法检查,查处一批重点案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效发挥震慑作用。

  新锐大众记者了解到,城市规划“领导决策责任终身制”,这是我省在全国首次提出。此举若能得到施行,将对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对推进“一张蓝图干到底”提供强力保障。

  除了规委会,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渠道将更多。《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在政府网站、规划展示场所和规划用地现场公示规划方案,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公众意见收集和吸收采纳情况要形成专题报告,向社会公告,并作为报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修改也要充分采纳公众意见。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将修改方案公示30日以上;修改建设项目规划条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必须向社会公示7天以上,公开征求相邻地段内居民及该项目业主等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充分保证利害关系人对修改内容知晓、听证、申诉的权利。

  规划实施要广泛接受公众监督。《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公众监督。对查实的违法建设,要向社会及时公示违法事实和处罚意见,通报查处结果。

  规划即法,落实要有制度保障。《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8年底前,建立总体规划实施考核评价体系,重点针对城镇化率、人均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生态环境状况、路网密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绿地水面比重等可量化指标,实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动态维护。建立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监督评价制度,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评价结果,并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问题得到了重视,城市将更美。《意见》征求意见稿从三个方面强化城市特色风貌:顺应自然山水环境,凸显地方特色;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人文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打造景观特色。并提出了时间节点:开展全省城市特色专题研究,2018年制定出台全省城市特色风貌导引,结合各地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明确不同城镇的特色定位。加强运河沿线、胶济沿线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编制风貌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历史资源的真实性。各地要用2年时间,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片区、街区、关键节点等区域的城市设计,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提升景观环境质量,彰显地方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城市“双修”也被提上日程。《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2018年底前,各市县完成生态环境和城市建成区存在问题评估,编制“双修”专项规划,制定实施计划,确定项目库。开展生态修复,恢复城区内自然山体、水体、绿地等生态。补齐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老城区服务功能。

  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官网首页主图右侧“通知公告栏”内。(网址http://www.sdjs.gov.cn/art/2017/11/21/art_5_67402.html)。您可寄信至济南市小纬四路46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划处(邮编:250011,请在信封上注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或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提出意见建议。意见反馈时间截至2017年11月27日。

  记者 杨学莹 毛鑫鑫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