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看创城:治扬尘还城市蓝天白云 渣土管理人拼了

27.05.2017  19:27
总编辑看创城:治扬尘还城市蓝天白云 渣土管理人拼了 - 济南新闻网
总编辑看创城:治扬尘还城市蓝天白云 渣土管理人拼了 - 济南新闻网
来源: img01.e23.cn

  在经十东路一建筑工地,裸露黄土全部覆盖防尘网。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

  新型渣土车运送渣土出工地前,均要进行全车身清水冲刷清洗。

  “蓝天白云的天数变多了,心情变得更好了!”近几个月来,在一些济南人的朋友圈里,出现了这样的话语。如今,原本路上乱跑的渣土车经整治不断规范,洒水车上路洒水次数变多,工地扬尘治理引进了智能扬尘监测系统,自动喷洒降尘……今年前4个月,济南总体“气质”退出全国74城市“后十名”。

  自济南市渣土管理处成立以来的21年间,从乱到治到规范,济南渣土扬尘治理变得精细化、规范化。“5+2”、“白+黑”工作模式,渣土管理工作人员治理渣土扬尘不停歇。在下一个黎明到来之前,他们依然在路上,为泉城蓝拼搏。

  [“渣管人”的执法常态]“5+2”、“白+黑”治理渣土扬尘一刻不停

  5月17日9:00,济南市渣土管理处督察科办公室内,赵书华正向暴力抗法渣土车车主张某华讲述行政处罚后该走的流程。与4月28日晚蛮横暴力抗法不同,10天的行政拘留及接受教育后,张某华态度发生大转变。

  17日凌晨回到单位,赵书华没有回家,而是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了一晚。8:30,他准时出现在了早讲评会上,“当晚发生的事情得及时落实,白天对违规的建设、施工和运输单位进行约谈,督促他们整改”。这种“白+黑”的工作模式,赵书华早就习以为常,“晚上睡上三四个小时,白天继续工作,我们都是这么干的,夜晚巡查的不确定性很大,经常‘5+2’个工作日工作,也不能让他们(施工工地、渣土车车主)摸到规律”。

  从1996年渣土管理处成立起,赵书华就一直奋战在一线,21年如一日。作为济南市渣土管理处督察科科长,他和同事每天要监管400余家建筑工地和1900余辆渣土车。

  像赵书华这样的老渣管人,在市渣土管理处还有很多,渣管执法人员24小时不分昼夜忙碌,在深夜星空下为泉城蓝践行一份承诺。21年来,从乱到治到规范,济南渣土扬尘治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渣管处对全市的15处渣土倾倒场点开展专项检查,集中检查渣土覆盖不到位、路面未硬化等扬尘措施是否到位等问题,现场查处现场处罚。截至目前,共检查考核倾倒场109次,下达督办通知5件。集中整治了建筑垃圾积存点。全市排查上报积存渣土点154处,已整改达标137处,正在整改未达标17处。

  [不断变革的技术创新]智能扬尘监测系统自动喷淋渣土车上装GPS定位

  19日21:00,济南市渣土管理处执法人员列队集合完毕,督察科科长赵书华带队,再次奔走在建筑渣土整治执法路上。19日21:45,执法人员到达槐荫区某建筑工地,4辆渣土车在工地里排队等候发车,15分钟后,第一辆渣土车开到自动喷淋设备上,水花喷出,将车胎上的泥土洗净,现场执法人员审核车辆通行证后,当晚该工地的第一辆渣土车开出工地大门上路。在工地监控室屏幕上,能清楚地看到进到渣土车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会实时上传到济南市渣土管理指挥平台上”,赵书华说,渣土从一出工地直到倾倒场都归渣土处管理。

  目前,除了执法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从工地源头到运输途中再到末端消纳,济南市渣土管理处实施全时空、网格化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渣土运输车辆超载、超限、乱倾倒污染环境现象发生。

  据了解,每个建筑工地都安装有渣土运输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工地动态,通过审核摄像视频采集的信息,掌握每辆进出工地渣土车的全部信息,“一旦发现车辆有问题,能够及时调度现场执法人员查处”。

  在渣土消纳末端,远程智能扬尘监测治理系统会24小时根据扬尘指数自动喷洒降尘。目前全市渣土倾倒场共安装26台智能扬尘监测自动喷淋设备,且实现远程智能操作控制,并与市大气办平台实现对接,一旦监测到扬尘超标,系统自动启动喷淋降尘。

  与此同时,全市经过核准具有城建号牌的老式渣土车,也在更新换代。工作人员介绍,新型渣土车的车厢设计更加光滑,不容易挂土,密封盖不严就不能起步,不按指定路线行驶就会被限速,不到指定的渣土倾倒点也无法倾倒。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新型渣土车701辆,已挂牌700辆,已挂城建牌672辆,争取明年年底全市新型渣土车保有量达到50%。

  [美好未来的翘首以盼]解决倾倒场供不应求难题把渣土变废为宝

  对老渣管人来说,这21年,城市的变化提升他们看在眼里。对于渣土扬尘治理,有了更加规范的程序,还配备了高科技的技术应用,路上跑的渣土车逐步规范化,渣土扬尘治理正在朝着更加文明、规范的方向发展。

  赵书华今年57岁,从渣管一线工作了半辈子的他,至今仍有些担心和放不下:渣土管理存在种种难题待解。“倾倒场选址难,渣土运输末端垃圾无法存放处理,只能掩埋。”赵书华说,目前济南市共有渣土处置工地415处,每年产生渣土约3000万立方米,共有86家运输单位,1924辆渣土车负责运输。据了解,从2009年至今,济南市一共建设了50多个建筑垃圾倾倒厂,目前仍在使用的只剩12个,其余已经填满。为了满足渣土末端处置,渣管处正联合多部门,在城郊选择废地及低洼地,寻找新的渣土临时存放点。

  “今年全市拆违拆临,产生的建筑、生活垃圾比去年更多,垃圾如何分类存放,是一大难题。而有些装修垃圾,含有化学成分,末端需分类处置,不然会对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张建华说,渣土及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可以再利用的再利用,不能利用的只能填埋,但需要填埋的渣土太多,临时存放点太少,供不应求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如何资源再利用,把渣土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也是急需攻坚的课题。

  济南市渣土管理处处长杨金平说,渣管处执法人员昼夜不停治理渣土扬尘,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马上评]实现“绣花式”管理济南还需快马加鞭

  当前,济南城市管理正在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拆除违法建设1200万余平方米,城市走廊更加通透;拆除户外广告50余万平方米,城市脸面更加洁净;划定露天烧烤“禁烤区”,绕城高速内取缔露天烧烤,城市秩序更加井然;连续4个月空气质量退出“后十”,城市“气质”更加清爽……一场深刻的城市环境“革命”正在打响。

  连日来,济南报业集团启动总编辑看创城活动,首站走进城管系统。5名集团领导分别带队,深入我市广告牌匾整治、拆违拆临、道路保洁、露天烧烤、扬尘治理等一线现场,了解前沿举措,见证城市变化,感受到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进步,体会到城管干部职工创城的决心。

  成绩无须质疑,但仰望星空,我们距离先进城市标准、距离“现代泉城”目标,距离市民殷切期待,还有很远的路。要想真正实现城市管理像“绣花”,济南还需快马加鞭。

  当前,全市上下“打造四个中心 建设现代泉城”热情不断高涨,城市管理工作更需下一番“绣花”苦功,精细管理,精雕细琢,方能精准施策,真正让泉城脱胎换骨。

作者:济南时报记者李焜染 孔婷婷 陈加宝 济南日报记者张敏   网络编辑: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