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形势下基层审计人员急需提升五种能力

05.07.2015  22:39

临朐县审计局  张晴

 

刘家义审计长强调“新形势迫切要求审计干部增强新本领”,为适应全国审计“一盘棋”大格局,满足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工作的新使命,解决基层审计人员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知识面窄、分析能力低、大项目审计经验不足等不适应审计新常态的突出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审计人员,通过参加审计署组织的审计项目,总结审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基层审计人员需要提升五种能力,才能更好适应审计新形势。

一、提升审计人员学用结合能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新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实施,基层审计人员更需要学习研究大量的法律法规,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审计实践中,转化为审计工作的思路、依法行政的举措、创新发展的办法。同时,要结合实践学,始终把审计实践当作学习的“课本”,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知识和业务上的复合型、全能型,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常态化”。审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学用结合能力,才能保证自己不落伍。

二、提升审计人员的宏观分析能力。县级基层审计人员审计项目的范围多数是县域内的,点多面不广,宏观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如今在审计大格局下,开展的审计项目多数是全国或省市上下联动式的,这就要求基层审计人员必须做到用宏观的视野,历史、客观、全面地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找准审计监督与促进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确保具体行政行为的准确性和适当性,全面提升政策把握能力、疑点突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以往粗放型审计,向更多地抓住主线和重点,实行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精确定位、精准发力的方式转变,把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推进改革创新的具体部署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审视,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长远发展的建议,发挥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例如,继续做好稳增长等重大政策执行跟踪审计,加大对“三农”、社保、社会救助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党的惠民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善谋大局,善把大势,积极促进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

三、提升审计人员沟通表达能力。基层审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一方面受方言的影响,另一方面自信力不强,导致口头表达能力太低,笔者通过参加全国国土资源和耕地保护审计深刻体会到,通过方言进行交流影响了工作开展。表达能力是衡量一个审计执法人员真实才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交流和文字表达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基础和最迫切的是学好练好普通话。同时,加强和其他参审人员或被审单位人员的日常沟通,确保查证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就是为了提高审计成果运用,综合分析问题的表象、原因与实质,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从助改革、促创新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揭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改革创新发挥“审、帮、促”作用。

四、提升审计人员严格执法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中央精神和国务院的意见,基层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准确把握,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增强执法能力,审查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依法行政情况,揭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反映相关法规制度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另外,作为基层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运用好法律的武器,提高自身的依法审计能力,防止审计风险的产生。

五、提升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能力。为实现审计全覆盖,解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只能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和审计数据中心,提高审计人员“数字化”审计技术。基层审计人员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打造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审计技术,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来开展审计工作,实现审计质的提升。围绕推广“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精确定位”的数字化审计方式,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