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净赚2100亿 基金创四年单季盈利新高
3.83万亿元,这是91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2131只基金的最新资产规模。
根据10月27日全部披露完毕的基金三季报数据,这一数字较今年中期增加2910亿元,增幅达8.22%.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货币基金仍是助推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力,三季度新增资产近1800亿元,但其收益率继续回落至4%时代,盈利比二季度的211亿元有所下降,当季利润为198亿元。这也是自2012年三季度以来,货基单季利润首现回落。
从类别上看,偏股基金成为三季度盈利主力军。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当季分别盈利1291.20亿元和506.48亿元;QDII则是唯一出现亏损的产品类型,亏损6.01亿元。最终,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合计盈利2109.54亿元,较上季增长1349亿元,创四年来单季盈利最高。
余额宝首现季度规模下滑
三季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有些许变化。天天基金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天弘、华夏、工银瑞信以5479.90亿元、3323.51亿元、2267.10亿元的成绩稳定占据前三位。之后,嘉实、南方占据第四和第五,规模分别为2026.74亿元和1933.44亿元。易方达、广发、兴业全球(340006,基金吧)、博时、中银分列六至十位,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
与年中相比,规模前十中的新面孔是兴业全球,从年中第11位跃居至第8;汇添富被挤出前十,以1035.46亿元的规模名列11.
三季度有69家基金公司公募资产规模获环比提升,规模涨幅最大的三家分别为工银瑞信、兴业全球、易方达,增长规模分别为370.53亿元,296.19亿元、269.49亿元;广发、中银、嘉实、华夏、招商的规模增长也超百亿元。此外,有17家资产缩水,占比接近20%.其中,天弘是资产减少最多的公司。
截至三季度末,天弘仍以2156.4亿元的领先优势大幅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华夏,牢牢占领龙头宝座。但其优势在减弱,天弘规模增长的主力--与余额宝挂钩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资产规模5348.93亿元,比二季度末减少392.67亿元,这也是余额宝成立以来首现季度规模下滑。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一些理财属性较强的高净值客户降低了其投资额,目前余额宝进入了平稳发展期,规模在5000亿至6000亿元之间波动。
天弘基金的数据还显示,三季度余额宝的用户数不减反升。截至9月30日,余额宝用户数达1.49亿,单季度增加2500万户,增幅达到20%.同时,三季度中,用户用余额宝消费的金额比二季度增加53.16%,提现金额相较于二季度减少2.68%.
天弘基金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从数据可以看出纯理财需求的降温、消费需求的提升。“这也使余额宝更加贴近本身的定位--服务于网购理财人群。”
调仓锁定收益成为主流
事实上,货基整个三季度基本处在停滞状态。中国基金业协会和基金三季报的数据显示,7月、8月、9月的规模分别为1.75万亿元、1.76万亿元、1.77万亿元,变化不大。
与此前规模增长的原因相对应,赚钱效应下降是导致货基受欢迎程度下降的核心原因。货基收益从去年一度高至6%的非正常状态,目前已进入4%左右区域。
货基规模增长停滞也印证了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资金开始向其他资产转移这个假设。大摩华鑫研究员缪东航对此指出,以余额宝为代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股票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将上升,在场内资金赚钱效应下,有望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华商主题精选基金经理梁永强也指出,存量盘活和结构调整是目前中国社会和经济的主旋律,资产证券化成为主要手段;去地产化过程中居民资产的再配置正当其时,股权类资产成为主要的受益对象,海量的居民资产将持续向股市转移。
随着三季度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大盘强劲拉升,基金仓位也大幅攀升。三季报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仓位达到83.66%,较年中大幅攀升5%,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高仓位也意味着基金重仓股上涨乏力,调仓锁定收益自然成为很多基金的选择。
广发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基金经理刘晓龙表示,四季度将会继续寻找并配置结构性受益的行业,并增加估值合理的成长股的配置,这批股票可能会在未来两个季度完成估值切换。另外,适当降低组合的进攻性,兑现部分收益。
对于调仓的方向,国投瑞银策略精选分析师陈小玲在三季报中指出,展望四季度,传统跨界成长、国企改革等主题经过三季度的快速上涨即将面临季报和年报的业绩压力,小市值并购转型或被借壳的预期性炒作将面临年末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压力。比较而言,医药、消费类白马成长股经过一年的调整,估值合理存在估值切换的机会;沪港通受益的低估值金融股、高分红率品种存在估值提升的机会。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四季度在风险溢价、利率水平大概率出现下行的背景下,小盘股大概率仍会继续占优。
长信双利优选(519991,基金吧)基金经理谈洁颖就指出,整个四季度市场依然会延续前三季度的走势,看好的方向依然是国防军工、信息安全、机器人(300024,股吧)产业等。
对传统的行业如金融、地产和大消费类,在她看来,更多是跟踪政策的进度和放松力度,在来年的估值切换和沪港通预期中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