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月均发行逾百亿 权益类产品绝地反击

31.12.2014  14:36

    沉寂多年后,股票相关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在2014下半年出现绝地反转的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10月至12月,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数量分别高达534款、814款和551款,占同期发行的信托产品比例达到68.64%、69.45%和54.39%。

  股票型公募基金在2014下半年合计发行604亿元,平均每月发行100亿元,远远超过上半年的水平。   “信托公司也开始参与更多的证券类业务,如定向增发、阳光私募业务等。”上海一位信托公司总经理表示,未来资本市场相关的产品将成信托的重点方向之一。相反,以银行理财、融资类信托作为代表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风光多年后,在市场利率下降预期、监管政策频出等内外因素交织下,开始出现“见顶”回落的趋势。   “股市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资金分流冲击非常明显,资本肯定流向高回报的领域。”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对此,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在2015年度策略中提及,因为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意味着金融体系资金利率下行,以此为“锚”的各类资产(包括信托、银行理财、债券、货币基金等)收益率也趋于下降,从而降低对居民和企业资产配置的吸引力,资金将更多流向股权资产。同时,居民的资产配置迁移效应会有利于A股估值提升。   证券投资类业绩抢眼   与固定收益类产品相比,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呈现相对明显的财富效应。可以佐证这种趋势的是,万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26日,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2014年以来的总回报就达到了28.46%,其中总回报在40%以上的产品就多达156款,远远超越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表现。   混合型公募基金的平均总回报也达到了19.37%,总回报在40%以上的产品也有18款。另外在阳光私募产品中,股票型今年以来的平均总回报也达到了29.83%,其中总回报翻番的就有26款,总回报达到40%以上的产品也达到了305款。   抢眼的业绩表现,自然会撩拨投资者敏感的神经。在2013年,由于股市、债市的低迷表现,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平均每月仅有131款发行,全年合计募集资金规模为471.37亿元,平均每月募集资金39.28亿元。   但是今年3月至9月,除了6月外,每月的产品发行数量基本都保持在200款以上,平均每月发行231款产品。特别是8月、9月份,发行数量开始达到282款和359款,占同期信托产品数量的比例超过了40%。   而从10月底以来,上证指数迎来一轮快速上涨的行情,从2290点左右开始启动,被急速的拉涨,最高达到了3223点。明显的赚钱效应更加刺激了股票类产品的发行,在10月至12月,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的数量更是分别多达534款、814款和551款,占信托产品比例也达到了68.64%、69.45%和54.39%。   从募集资金规模来看,自3月份以来证券投资类信托共募集资金388.11亿元。其中从3月份至9月,平均每月的募集资金达到44.54亿元。尤其在9月份,单月的募集规模达到92.43亿元,创下最近两年的发行新高。从募集资金规模占当期信托规模比例来看,9月份达到17.71%。   在10月至12月,这类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仍然分别在77亿元、61亿元和85亿元,发行规模的占比也分别达到21.83%、13.57%和15.61%。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3季度末,证券投资类合计规模为1.74万亿元,占比达到了14.27%,而在2013年末,这一数字仅为10.55%。   公募基金的产品发行也迎来小高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7月至12月,股票型基金合计发行604亿元,平均每月发行100亿元,远远超过今年上半年的水平。混合型基金产品亦是如此,7月至12月合计募集规模达到了647亿元,平均每月发行108亿元。   银行理财伞形模式参与   “比如在固收类产品的资金募集速度方面,以往5天募集完成的产品,现在可能就要10天、15天的时间,资金才能募集完成。”上述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直销、第三方理财机构代销两大渠道,但是很明显,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受宠程度已经不如以往。   随着资本市场好转,理财资金辗转新的战场也逐步成为共识。海通证券(600837,股吧)近期的研究报告就提到,目前国内股票占家庭资产比例仅为2%,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目前居民储蓄47万亿,理财和信托总规模25万亿,A股自由流通市值只有12万亿。   目前理财及信托中投资股市资金占比极小,伴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行以及理财监管政策的推进:一方面,针对私人银行及机构客户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市,在房市低迷的背景下,股市有望取代房地产和融资平台,成为其风险配置的首选。   另一方面,对于一般个人理财产品,除了以结构化产品优先级形式进入股市外,随着理财刚性兑付打破以及净值型产品取代预期收益型产品,理财产品的无风险收益将显著下降,从而驱动更多资金离开理财市场直接进入股市。   事实上,银行、信托等传统发行固收产品的金融机构,也在寻求分享资本市场的“蛋糕”。上述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伞形信托在目前的股市环境挺有优势,不少信托公司都有成熟的交易系统、管理团队,它们这块业务在未来一两年将有较大的增长。   川财证券近日有报告认为,在伞形信托链条中,主要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银行三个主体。   证券公司提供产品销售和证券交易,信托公司提供信托产品,银行提供优先级资金。   该报告测算,目前伞形信托规模约2000亿元。今年以来,伞形信托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是符合了参与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三方的利益诉求。   不过,上述信托公司总经理提醒,对于证券类相关业务,信托公司要审慎和冷静,一窝蜂而上容易出问题。毕竟,伞形信托模式的本意是分散风险,但要选择优秀的交易对手。因为现行的伞形信托并没见消除风险一环的设置,它只是一项工具。   固收类产品颓势呈现   与前述股票类投资产品的密集旺发形态相比,风光多年的信托、银行理财等固收类产品则开始显露“颓象”。截至2014年3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较去年末的10.91万亿元增长18.70%;但是相比今年2季度末的12.48万亿元,环比仅增长了3.77%。   “信托行业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瓶颈期,要想再有较快的增长已经很困难,整个行业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上述信托公司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   从行业的经营业绩来看,2014年2季度、3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20.14亿元、209.81亿元,环比增速达到23.22%、-4.69%。3季度下滑的表现同样体现在净利润身上。信托业的2014年2季度、3季度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27.8亿元、112.54亿元,环比增速各自为29.97%、-11.94%。   具体看,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在3季度都出现了负增长。譬如基础产业3季度末的规模相比2季度末的2.72万亿元,减少了0.06万亿元。“清理地方债务以及深入财税体制改革等措施,都将融资平台类信托的未来业务发展空间封杀了。”上述信托高管表示。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的分析文章认为,导致信托业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托资产增速持续放缓,增量效益贡献下滑;二是信托报酬率呈现下降趋势,信托报酬的价值贡献下滑。这说明信托业转型发展所需的内涵式增长方式尚未最终成型,新增长方式下的业务不仅还没有“放量”,也没有“放价”。   从投资者关心的产品收益率和风险来看,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发行的集合信托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24%,与1月份相比8.65%相比,仍然有不小的上升。譬如地产、基础产业信托收益率在1月平均为9.64%、9.26%,到了年底则达到10.04%和9.38%。上升最明显的产品则是金融投资类,在12月份平均为9.17%,而在1月份为7.81%。   “市场资金利率的下行,也会逐步导致信托、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等收益率的下降,但是整个过程会比较缓慢。”上述基金子公司高管分析认为。上述华泰证券的研究报告也认为,2015年存在通缩压力的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仍然较大,上半年投资增速继续下行使得资金需求回落,资金利率有望逐步下行,缓解企业财务负担。   另外,按照银率网的统计,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2014年走出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譬如投资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其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经历着过山车似的变化。这个期限类型产品在2月份达到收益峰值,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7%。随后在3月份迅速回落至2014年第一个低谷,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6%。在10月达到第二个峰值,比3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至4.65%。随后在11月份回落至4.33%。银率网认为,这将是1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在2014年的收益最低谷,因为12月份理财产品有“年末效应”,其平均收益率会优于11月份。   投资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其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的走势较为明确,除了12月份有明显的翘尾,其他时间均处于明显的下行状态。   具体表现为,1-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从今年1月份的5.79%,一路下滑至11月份的最低点4.91%,全程累计下降0.88个百分点。   除了市场利率下行预期外,不断出台的银行理财监管政策也是重要的内因。譬如从5月的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到9月份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等。12 月4 日,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更是通过理财产品规范化、落实风险承担主体、减少通道使用等方式起到纠正信用风险定价体系配、打破理财刚性兑付、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   其它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无法例外。货币基金在2013年一度出尽风头,成为公募基金产品线的最大亮点,最耀眼的明星产品则是余额宝。但是进入2014年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开始逐步下降,尤其在今年4季度最为低迷。   譬如在2014年1月,余额宝的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6.7%,但是随后便一路下行,并且在11月底至12月初逼近4%一线。受到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天弘基金公布的产品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余额宝规模为5349亿元,比二季度末减少接近400亿元,降幅达到了6.8%,这也是余额宝2013年6月正式推出以来,规模首次下降。   不仅仅是余额宝,微信理财通(华夏财富宝货币)的三季度末规模为593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的622亿元,也下降了29亿元规模。万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所有货币基金在12月份的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的平均为4.2049%,相同的指标在今年1月份的表现则为5.65%,收益率下降幅度达到26%。   从行业的整体规模来看,由于新发基金数量增加等原因,二季度末的货币基金总规模为1.76万亿元,在三季度末总规模上升至2.03万亿元,但是从单只基金的平均规模看,在二季度末为52.68亿元,而三季度末则下降至48.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