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太:抢抓产业链境外延伸机遇推动境外自主品牌建设

14.12.2015  15:54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优势不断降低,世界制造业重心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态势明显。如何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而加快境外自主品牌建设正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之一。

我国境外自主品牌建设的滞后固然与企业实力差、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体系不完善息息相关。但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产业层次以及参与国际分工方式对国际自主品牌的发展形成制约。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看,我国参与全球生产从低成本加工制造开始,很多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偏低。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环节控制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手中。这就意味着我国不仅处在价值链的低端,而且处在被跨国公司“俘获”的地位。很多中国企业只是作为跨国公司的一个“生产车间”而存在,缺乏产品研发、营销的环节。生产链条的“片段化”是影响我国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特别是境外自主品牌的重要障碍。积极推动我国产业链向境外延伸,构建起我国跨国公司拥有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跨境产业链成为当前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问题。未来中国制造业不仅仅是国际产业的被动接受者,还将成为若干优势产业的制造者之一。这一变化为我国境外自主品牌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在新常态下,我国境外自主品牌建设应当抢抓产业链境外延伸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一是强调统筹境内自主品牌建设和境外自主品牌建设,既要鼓励企业积极培育境内自主品牌,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推动自主品牌国际化,将境内自主品牌发展成全球自主品牌;又要鼓励“走出去”企业根据投资东道国的具体国情,在当地创建境外自主品牌。二是强调“两个结合”:在区域范围上,境外品牌建设应与我国对“一带一路”市场开拓相结合,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我国自主品牌;在产业选择上,重点推动我国制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际市场有需求的产业加大境外自主品牌的培育。三是积极完善境外自主品牌的支持体系。积极引进先进人才,优化品牌发展人才支撑;积极鼓励创新,提高境外自主品牌的技术含量;搭建宣传平台,向境外消费者宣传品牌;出台专项资金,加强对境外自主品牌培育的支持。


(作者系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顾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