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之增长篇:把握合理区间 引领世界经济

18.10.2015  12:13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 开栏的话:这是顽强拼搏的五年,这是开拓创新的五年。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深化改革取得突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日益彰显,生态文明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愈加深化,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取得了人民满意、社会认同、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从今天起,新华社开设“迎接五中全会”专栏,连续播发系列述评和特稿,全方位反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经验启示,展望“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前景。

  奋进历史将被铭记,逐梦征程映照史册。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领航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换挡不失势、量增质更优,增长速度领先其他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持续注入新动能。

   增速领跑,中国经济勇往直前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和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预期,但对中国的预期保持不变。

  IMF总裁拉加德说:“中国在转向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能保持现有增速,其表现已足够好了。”

  进入“十二五”,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明显改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面对变化和挑战,党和政府瞄准大势,把握规律,既积极作为,又保持定力,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使中国经济多年来挺立世界的姿态得以延续。

  这五年,中国速度领跑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

  “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步入新常态后,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在中高速增长下,中国经济深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继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十二五”前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慢,但是增长水平仍然让所有发达国家艳羡。”

  这五年,发展成果普惠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民生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经济发展的成果,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十二五”前4年,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7.9%、10.1%;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总量不降反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这五年,发展后劲日趋强劲——

  通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2014年,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比2010年增长11.1%;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移动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实施,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比2010年增长49.7%、41.9%……

  五年间,中国经济巨轮继续向着预期目标破浪前进。“我国顶住了较大下行压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说。

   转型升级,发展潜力持续凸显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期,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自1999年我国确立黄金周以来首次破1万亿元大关。

  “对中国来说,黄金周的消费支出进一步证明,向由消费拉动的经济转型过程正在稳步推进。”彭博新闻社如是评价。

  更依赖消费拉动,是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变化之一。“十二五”前4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消费贡献率更上升到60%。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循着需求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背后的质量路线脉络更清晰。

  “十二五”期间,面对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转型发展压力,我国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年间,中国经济奋力迈向中高端——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4年三产比重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提高到54.77%。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

  五年间,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可持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二五”时期,我国着力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方面,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9%。

  另一方面,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2012年至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下降8.2%,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1.0%。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我国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坚决向污染宣战,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谋当前,利长远。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法中,发展动力转换和接续至关重要。五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蓬勃发展。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有着无限的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

   稳定之锚,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人民币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被誉为跨境支付“高速路”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正式上线,IMF年会热议人民币是否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加速推进。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

  “十二五”时期,我国坚定推进各项改革进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驾驭本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也为陷入停滞风险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探索新路径。

  “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约30%来自中国。”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虽然近年来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仍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从国内看,一方面,由于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和更加依靠消费等内需发展,中国正快速变成世界产品和服务的巨大消费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获得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2014年,中国进口占全球进口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9%提升至10.3%,其中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六成以上。当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中国通过拓展双边、区域、多边自贸安排,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等举措,着力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世界创造更大的增长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地区和全球贸易的发展。毫无疑问,这会对人类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意义。”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局主席赵国华评价说。

  这是中国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表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供的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既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也为新形势下应对全球性挑战注入正能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展望未来,随着“十三五”大幕的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入决定性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必将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迈出更坚实脚步。(记者赵超、陈炜伟、王希)

  原标题【 回眸“十二五”之增长篇:把握合理区间 引领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