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思想游荡——读《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张艾茵
本文发表于京华时报9月18日63版
《天黑前的夏天》(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8月)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一部探讨中年妇女危机的作品,也是她作品里面相对温和、易读的一篇小说。但小说依然秉持着莱辛特有的绵密而富于哲思的文笔,广阔而深邃的思想火花,这位与马尔克思齐名的女作家,经常在最简单的命题里面衍生出无限的外延,比如这本书里面的危机起始于婚姻和家庭,但绝不仅仅于此。
依然风姿绰约的典型中产阶级家庭主妇凯特,接受了一份起初并不心甘情愿的兼职翻译工作,由此开始了这个夏天的一场“出走”之旅。“出走”很容易让人想到娜拉,她代表的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凯特跳进跳出的思维传达的却是反思,曾经美好的爱情在20多年的婚姻里消失殆尽,时刻操劳的子女们羽翼丰满之后的疏远,在这个夏天越发明显起来。女人总在爱情、婚姻、家庭的某个转弯处突然想起要重新审视自我,然后失落感随之而来。
当凯特再次短暂地融入社会之后,发现如鱼得水的并非心情,只是能力。随后她努力寻找自我,对国家、社会、政治、人文、经济、战争、情感、性爱、青春、过往等,倾泻了大段的思想感悟,直至最后,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位极具女权色彩的作家,为凯特选择了回归。这一次,莱辛依然不感性,但也收起了犀利,以更加温婉、真实的笔触还原了人性,特别是女人的本来面貌——思想的相对性和生活的绝对性。
凯特一直在做一个有关海豹的梦,当她在梦里终于把受伤的海豹送回到它的伙伴中时,也就预示着回归的必然性。就像她对好友玛丽的评价,既羡慕她自由任性的做派,又不能苟同她无视道德束缚的行为,“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她那个样子”。面对少女莫琳,她想起自己19岁时的青春,可是在莫琳的询问中她却无法给出答案。无论她当初的不假思索,还是莫琳现在的犹豫不决,都不能改变最终的婚姻之路,因为那个时刻她在那儿,在令人艳羡的爱慕之中。
这就是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一场思想之旅的游荡。天黑之后,生活的影子重新围拢,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