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21.07.2015  11:58

                      夏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夏季蔬菜生产正值高温、暴雨(阵雨)频发的季节,有利于各种蔬菜病虫害发生,容易造成病虫严重危害,夏季农药喷洒后在高温强光下容易分解失效,受雨水冲刷又容易流失,药效常不能正常发挥,用药浓度大又容易造成药害。因此,应优先推广农业、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如保持菜园清洁,及时清除杂草、病株;利用黄篮板、杀虫灯、性激素诱杀害虫;利用简易设施遮阳、防雨、防虫等,减少病虫基数,切断一些病害的传播途径。确需用农药时,应尽量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农药,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进行对症下药。配制时浓度充分搅拌均匀,喷施雾点要细而均匀,不可集中局部喷施过长时间,避免中午时喷药,如发现施药浓度过大或出现药害时,应立即喷清水或0.5%糖水。
农艺管理
1、加强田间管理,高畦栽培,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沟干,田间不积水;干旱时,田间灌水以半沟为宜。
2、大棚蔬菜要加强通风,条件许可应遮阳网覆盖,控制棚温,雨天还要防止棚内湿度过大而诱发病害发生,以延长采收时间,增加后期产量,提高商品性。
3、暴雨(阵雨)后及时用药预防,以免病菌从机械损伤口侵入。
4、夏菜育苗应大力推广应用避雨设施,覆盖遮阳网,培育出健康、矮壮秧苗。
5、基肥不足(特别是辣椒),抓紧趁雨后增施追肥,要求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以上;植株封行前,做好畦面铺草,以利于保肥、保水、降温、防旱。
化学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重视病毒病、疫病、青枯病、炭疽病及蚜虫、蛾类、豆野螟、瓜螟等病虫害的预防。
1、虫害防治:
蚜虫:在田间蚜虫点片发生阶段进行药剂防治。首选药剂为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对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昆虫无伤害;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
小菜蛾:在小菜蛾大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是较为有效的措施。药剂可采用抑太保、卡死克、菜喜、除尽、锐劲特等一批防治小菜蛾比较理想的杀虫剂。防治适期掌握在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发生期。重点抓好叶背和心叶的喷雾处理,2.5%多杀霉素悬浮剂(菜喜)1500倍、10%溴虫腈悬浮剂(除尽)1200-1500倍、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2500倍液。小菜蛾老龄幼虫抗药性很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注意:一是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用药;二是每年只能使用1-3次,不能频繁使用,防止产生抗性;三是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斜纹夜蛾:掌握在幼虫卵孵化盛期至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有较好的防效。可选240克/升氰氟虫腙悬浮剂(艾法迪)600-8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1500-2000倍液;150克/升茚虫威悬浮剂(安打)3000-4000倍液;50克/升虱螨脲乳油(美除)12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也可选2.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海正三令)2500-3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抑太宝)12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一般在晚上6-7点以后,最好在晚上8-9点,害虫全部上叶取食时施药,使药剂能直接喷到虫体和食物上,触杀、胃毒并进,增强毒杀效果。甜菜夜蛾参照斜纹夜蛾
豆野螟:主要为害豇豆、菜豆,应掌握花期进行挑治,注重喷施花蕾,嫩荚和落地花。防治时间以傍晚为好,药剂可用5%抑太保乳油1500倍;80%敌敌畏乳油1000倍;48%乐斯本乳油1000倍;52.5%农地乐乳油2500倍;2%虫尽1000倍喷雾,连续2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2、病害防治方法:
疫病: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瓜类等作物,生长前期可选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每5-7天喷施一次,可预防病害的发生,并可促使秧苗老健(可杀得为碱性农药,不能与其它农药混用)。发病初可用78%科博500倍、72.2%普力克水剂600倍、64%杀毒矾500倍、72%克露600-800倍、50%扑海因2000倍、50%万霉灵1000倍液等喷雾。
炭疽病:主要危害瓜类、辣椒、豆类作物,发病初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25%炭特灵500倍、75%百菌清700倍、80%大生500倍、64%杀毒矾500倍等喷雾。
病毒病:防治的关键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发病初可用20%病毒A500倍、1.5%植病灵1000倍、或20%病毒A与小叶敌500倍混合喷施。
青枯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穴内施以石灰消毒,并全田喷施5%菌毒清300倍或消菌灵500倍液保护或用20%抗枯宁水剂500倍液浇根或2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喷施。

 

来源:    济南市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