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获百姓“点赞”

15.09.2014  15:52

    “现在技术真先进,收棒子和收麦子一样了,也能直接脱粒。再说人家这家什也管来,前边收了后边随着整地,随收随种嘛也不耽搁,以后种地越来越省事了。” 8月18日,在我县春玉米“籽粒收”观摩会现场,渡口驿乡种粮大户李勤涛,看见现代化的耕作效果后一个劲的夸奖。李勤涛嘴里的人家,指的就是我县“省级示范社”——农家丰植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其实这并不是该合作社第一次获得百姓称赞。两周以前,在我县10万亩玉米“一防双减”示范区,由于采用飞机防治玉米病虫害,解决了农户不能解决的问题,给百姓留下深刻印象。“飞机打药这个事真好,以前这个时候,别说棒子上、就是人走到地里,头上就有一群虫子跟着你飞,现在基本上看不见了”郑保屯村村民郭树江深有感触的说。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以后,我县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其中尤以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组织最受百姓称赞。这些赞许不仅仅体现在拥有多么先进的机械设备上,更多的还是贴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更让老百姓认可。

   “打铁还需自身硬”

  近年来,我县通过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项目的倾斜扶持,使以农家丰植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服务能力、运行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以农家丰为例,现已拥有各种大中小型先进机械设备482台套,其中不乏像大型1354型深松联合整地机、海轮王美国进口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和农哈哈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等先进机械。服务组织人员332人,办公场所面积170平方米,培训场所面积255平方米,农机设备存放维修、农资仓储面积2500平方米,日作业能力7000亩以上,能满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农时田间作业需求。今年,该合作社还凭借其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强大的服务能力被省农业厅等11部门联合评定为2014年省级示范社。

   科学种田更增产

  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我县专业化服务组织在政策扶持下,不断示范应用良种良方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先进种植理念,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

  在我县15万亩粮食大方田核心区,有一片由农民种植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建设的示范田,示范田全面应用国家补贴良种、农业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引进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使玉米根深茎壮,抗旱性能提高且后期不脱肥,实现抗逆增产的效果。“现在种地不相信科学真不行。现在看我这块地,打破全县高产纪录肯定不成问题。”示范户黄新来信心满满的说。当笔者问起他心里目标产量是多少时,憨厚朴实的农民还跟我们打起哑谜,邀我们秋收时再来现场。

  去年以来,我县专业化服务组织已累计引进推广先进机械设备67台套,协助开展了小麦镇压、耕地深松、全层施肥精播、种子二次包衣等4项农机农艺结合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邀请省、市农业专家举办技术培训20多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0多万份,并与县电视台合作开办了《乡村清风》农科专题栏目,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做出积极贡献。

菜单式服务更贴心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我们推出‘菜单式’服务模式,包括农作物全程托管、阶段托管或单产服务,农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服务项目。”农家丰合作社负责人张萍介绍托管服务时说。

  去年以来,以农家丰植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专业服务组织,累计开展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作业等田间管理服务42.3万亩次,他们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耕作技术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预计今年我县通过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打理的农田将超过60万亩次,其中仅农家丰一家就完成服务签约面积近10万亩。

  农户自行决定服务内容,合作社及时按需作业。明码标价、各取所需,没有强制性附加内容,这种代种、代管、代收的“保姆式”农机作业服务,解决了农户干不了、干不好的生产难题,而且大型机械规模化作业节省下来的生产成本直接留给了农户。实践证明:合作社通过全程托管和阶段性托管,可为农户每亩节省成本100元以上,增收250元左右,节本增效显著。(夏津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