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叠加玉米机市场“急刹车”
对华北、黄淮、西北、东北、西南等区域的部分玉米种植大户来说,七八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使所有的畅想都落了空,只能感叹天公不作美。而对于上述地区的一些农机销售商而言,不仅仅要接受下半年销售额的下滑,还有退订的麻烦。
多重因素叠加玉米机市场“急刹车”.jpg
据调研分析,从年初开始玉米收获机市场在整个农机销售惨淡的情况下,表现依旧打眼,成为农机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七八月份,在玉米生长的重要关口,河南、辽宁、吉林等地遭遇的严重旱情,直接导致了部分地方玉米的减产或绝收,进而使用户购买力下降,玉米机销售锐减。
急刹车
“根据年初订机情况和上半年的销量看,2014年河南的玉米收获机销售情况要好于去年,上半年销量总体增长10%~15%。但是进入七八月份以来玉米作物的大面积受旱,导致玉米收成只有去年的三四成,收获面积锐减。”河南省驻马店市瑞鑫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立国介绍,进入8月份,年初订机的购买者纷纷要求退订,退订比例达20%,使得本来火爆的市场急转直下。现有的购买者多来自玉米受灾较轻的区域,或者准备跨区作业的合作社和农机手。“今年玉米收成已然定型,预计下半年玉米机市场难以好转。”
与路立国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河南南阳盛兴商贸有限公司的张全兴,“上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火爆情况,但七月以来,受旱情影响,玉米收获机基本上无人问津。安阳地区的玉米绝收情况达到总种植面积的一半,其他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就现在的情况看,下半年的市场不容乐观。”
除了河南外,辽宁、吉林等地也同样受到了旱情的影响。不少当地经销商对玉米收获机下半年的市场预期都不乐观。
不过除了天气因素外,这些地区还受到补贴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公主岭市广达农机销售公司总经理鲁磊说,2014年公主岭的玉米收获机补贴额度有所下降,虽然政府给予了玉米收获机优先补贴政策,但是年初开始销量就不如去年。而且今年的大旱导致玉米减产,加剧了玉米收获机销量下滑,初步预计较往常减少40%~50%。就目前情况看,当地对玉米收获机的需求减少主要表现在散户上,这与补贴额度下降、旱灾都有关系。
辽宁省辽阳金玉农机有限公司的刘希连更为悲观。他表示,2014年玉米收获机的销量整体不如去年,畅销机型销量也下滑了50%~60%,主要原因有补贴下发迟缓,全价购机增加购买者资金压力等。现有玉米收获机的购买者多是为了作业收益,如果在两年半内没有收回成本,后期就没有投资意向了。七月份以来沈阳地区的旱情也很严重,个别地区出现了绝收的现象。使得本就不佳的市场更添重负,总之下半年的销售情况并不被看好。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7月以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12个省区目前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河南省今年玉米种植面积约4500多万亩,占秋粮比重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时间上处于玉米生长旺盛期,此轮旱情已造成局部地区作物生育进程受阻,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分食者众
收成不好肯定影响购买力?
辽宁省辽阳县喜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景平却并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影响并不是太大,毕竟减产也是有收成的,玉米还是要收割。只要有购买力,还是会购买玉米机。
但显然他的观点不被大家所认同,“收成都没有了,谈何购买力!”
在用户方激辩购买力是否下降的同时,农机生产制造商以及代理商们则谋划着如何在缩小了的蛋糕上能多吃一口。
据了解,过去五年我国玉米机收率连续五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2013年达到49%,实现了玉米机收面积和机收水平双双大幅度增长。
无疑,相对于小麦95%以上,水稻近70%的机收率来讲,49%的玉米机收率不仅彰显了玉米机蓬勃发展的潜力,其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整个市场蛋糕及上涨的空间也是棉花、油菜、甘蔗等不可比拟的。
正因此,近年来众多企业加入到这一渐趋成熟的、处于上升通道的市场竞争中。从上世纪70年代全国只有1家企业生产1种型号,到现在六十余家企业研制开发出不同型号的多种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除了企业数量的增加外,我国玉米收获机产能在经历了2012年的供不应求之后,扩充产能也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早在年初,记者去福田雷沃重工采访时,负责玉米机销售的人员就表示,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困扰行业的一大问题。在他看来,今天玉米机销售不会太乐观。
如今有了这种突发的旱情,使下半年竞争加剧的状况将更加突出,即便是为了减少库存,或许价格战也将成为一些企业的无奈选择。
追本溯源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领域,产品、技术发展迅速,竞争模式尚显初级粗糙,企业之间的竞争远未发展到“价格层面的短兵相接”;即便国外品牌同等型号产品在中国售价平均高出其他地区10%以上,也丝毫没有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正因如此高的“溢价空间”,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日子甚为滋润。
但情况已悄然发生改变。比如农机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此前就提出内涵式增长,通过强化自身的实力,强化产品和服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市场集中度上,市场占有率位居前10的企业占据全国70%左右的市场份额,部分强势品牌的效果开始显现。比如2013年福田雷沃全年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1万余台,同比增长57%;山东金亿、山东巨明、天津勇猛、山东国丰等企业也有不俗表现,同比增势强劲,占有率步步攀升,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中国玉米收获机市场强势品牌的第一阵营。
但这些并不能掩盖我国农业机械产品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因为这些成绩的获得大多依靠蓬勃发展的市场,利用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模式以及便捷的服务帮助,而不能说是真正产品品质上的提升。
也有业内人士直言,我们农机行业一进入市场就选择了一条“捷径”,先利用价格优势快速打开市场,然后随着市场的扩大而调整产品结构与质量,改善品质以适应品牌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养成了企业务虚的文化,过于注重渠道铺建,而忽视了“源头”产品的持续投入,以至于各家产品也没什么差别。
虽然洋品牌近年来也是动作频频,而且各种广告宣传也并不示弱,但其优势却在于其有完善的产品体系做支撑。
记者以为,无论哪个行业,最终的竞争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虽然外观设计、营销活动等可以为企业发展提升动力,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产品必须要有价值,产品力必须是可持续、可期待的,否则若投入带不来效益和回报,反倒成了企业的负担。(摘自:中国农机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