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乡村文明面临断代之困

07.05.2015  12:14

  一边是跨越发展的城镇化,一边是贫瘠山村的空心化与老龄化。当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田地荒芜、乡亲老矣,靠什么守护山村、留住乡愁?

  4月20日,记者走进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在这座位于沂蒙山北麓的小山村,乡村文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慈孝文化——量化赡养拯救“空心村”

  山里的孩子进城打工,留守中老年看家种田,是偏远山村的常态。在缺少中坚力量的荒老山村,“文明将芜”与“田园将芜”同样可怕。

  侯王村共303户1017人,其中60岁以上113人,70岁以上50人,平时在村的人口也就三分之一。如何让留守的“老农民”们安度晚年,是所有偏远山区“空心村”迈不过的坎。

  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在家受委屈……一桩桩“家务事”,曾让侯王村书记冯先家伤透了脑筋。养老敬老很难有个标准,但侯王村还是划出了“硬杠杠”。签署《家庭赡养协议》,侯王村开了“量化赡养义务”的先河。

  “60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分居的,子女必须每年供应老人口粮600斤(其中细粮占80%);给老人每人每月至少50元零花钱;让老人住正房,把向阳的房间留给老人住,居住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冬天,老人必须有火炉取暖,保证供煤不少于1500斤;夏天,至少配一台电扇或空调;每年为老人置办3身衣服,有单有棉,老人穿戴整齐,床铺干净整洁;在外工作的子女必须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一份份《家庭赡养协议》,整齐存放在村档案室。

  除家庭协议外,冯先家为让老人们“吃好喝好”,每年都向周边城镇企业家“化缘”。陈玉花与侯德英两位老姐妹,正在家门口晒太阳。记者问她们一年发多少东西,81岁的陈玉花数了半天,“过年发大米、馒头、花生油、酒,清明发鸡蛋、粽子、火柴……”核算下来,价值近千元。

  嫁到侯王村62年来,80岁的侯德英共生养过8个孩子,在她家大门上,“慈孝人家”的烫金匾额熠熠生辉。门口一侧挂“孝德榜”,印有彩色全家福和家庭成员近况。

  除了尊老敬老的规矩和待遇,慈孝文化的环境营造,也是侯王村亮点。进村口,穿过“孝德门”,是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孝文化广场,中央竖“百孝石”,刻百句劝孝诗;周边设“孝文化看板”,印有二十四孝图、弟子规、孝文化格言、当地道德楷模等;村委看板上,还有70岁以上老人照片,十大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光荣榜……

  孝德教育,从娃娃抓起。村委东侧的侯王小学,容纳周边15个村的260名学生。“校本教材《大山孝子》是每周必修课,收录了周边尊老敬老榜样,让孩子们成为孝文化的传播者。”校长秦好华说。

  乡村旅游——“孝文化”成为一道景观

  近几年,乡村游遍地开花,侯王人也想吃旅游饭,但冯先家看得更高,“要避开同质化,就得抓住一个点,做出特色和精品。”侯王有啥特色?冯先家想到孝文化。精神绿洲能否产出物质食粮?考验着侯王人的智慧。

  “让城里人看侯王人怎么尽孝,重温传统孝道,让孝文化‘反哺’城里人。”在冯先家倡议下,主打孝文化观光与孝文化体验,村里成立了“侯王孝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改厨、改卫,铺下水道、建化粪池,安装电器,打扫卫生,按照合作社标准来,36户农家乐已建成,容纳就业120多人。“每户补贴一万六千元,自家花不着多少。”55岁的张世美,在孝文化广场东侧经营“世美农家乐”,3间客房7个床位,去年赚了5万多,在36户里属中等水平。

  精神绿洲带来了物质食粮,还倒逼乡村文明建设。老宅、闲院也能出租,是侯王人从未有过的体验。“外出务工或定居城里的村民,房子租给合作社统一安排。没有一处倒塌的房屋,村容村貌也有提升。”冯先家说。

  城里人喜欢书画,侯王村发展起了农民画。不到半年,用于创作、会议、住宿的农民画大厅在村委南侧建起。民间艺人现场作画,描画敬老、播种、丰收等场景,“老农民”变成乡村文明的“活化石”。

  采访当天,村里正在修工程路。“压了三户共50多棵树,没有一户要赔偿的。放在以前,肯定不让压,还抢着要东西、要补偿。”村民宋乐花说,“修路发展旅游,村民都得实惠,谁还有脸要东西、闹纠纷?村民思想越来越开明,‘老封建’、‘老古董’越来越少。”

  摆脱“化缘”——人才缺失面临断代

  与多数贫瘠山村一样,侯王在物质上并不富裕。种田、种山楂、种蔬菜……靠山吃山的老观念仍占主流。

  据了解,侯王乡村文明建设的资金,多由村里走出去的及周边的企业家捐赠。冯先家一直不安心,乡村文明建设哪能一直靠四处“化缘”。没有产业和经济支撑的乡村文明建设,到底能持续多久?

  产业与人才缺失的问题,贯穿在侯王前四次产业经营探索始末。以孝文化、乡村文明为契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再倒逼乡村文明建设,是第五次探索。

  为打开思路,冯先家曾去台湾考察,“台湾把农业产业链拉很长,融入到观光旅游中,容纳就业也多。例如草莓采摘后,现场制作香肠、饮料、面包、饼干。我们只停留在采摘,缺少现场加工,产业链基本没有。”

  小山村不仅缺产业,更缺人才。缺少年轻人的参与,乡村文明建设只能是断代工程。

  76岁的前村主任张仁奎,还在为村里忙前忙后。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在大连工作,一个在城里工作,“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或大城市,帮不上村里和家里。受过旅游和经管专业训练的年轻人,又不愿意来侯王。”

  采访当天是周日,不少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回侯王。记者随机采访几位,他们都表示,虽然村里建设越来越好,但短期内不会考虑回村,还是在城里赚钱多。

  记者手记

  旅游红利能持续几年?侯王人不敢想。

  缺少实体产业,一直是侯王发展的软肋。冯先家对“互联网+”很感兴趣,但到底能“+”什么?53岁的冯先家仍在四处奔波、找项目、上项目。农业经营探索不能后继无人,培养接班人也提上了冯先家的工作日程。他常盼望,什么时候年轻人才能从城市流向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