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一则《淄博环保部门执法不严 停产企业莫名继续生产》的新闻赫然出现在大众网首页“齐鲁精选”的头条位置。文章说,9月1日到2日,山东省环保厅联合执法队在对淄博市两家污染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其中一家早在今年6月就被责令关停的企业,不仅仍在继续生产,而且排污指数依然严重超标;另一家企业更是“变”出了一份当地某工作组允许其延期整改的文件。(据大众网9月4日报道)
文章中提到的两家污染企业,不仅在当地群众中无人不晓,在省环保厅执法工作人员当中也是“赫赫有名”。其中,山东大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环保执法检查“每查必超”的排污大户,早在2012年就上了山东省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黑名单”。2014年6月23日,时任山东副省长邓向阳亲自带队现场检查,发现企业严重违规,被责令关停。桓台唐山热电厂更是因为排放氮氧化物等浓度严重超标,被多家环保NGO在网上点名。
9月4日,大众网刊发《淄博环保部门执法不严 停产企业莫名继续生产》后,山东省环保厅立刻在其官方网站予以转载,并在官方微博发文,配以9张现场图片,对两家污染企业和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点名批评。
省环保厅多次深入区县,严厉查处污染企业,对地方环保部门毫不护短,且能通过媒体广而告之,这让我们看到了省环保厅还群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决心。但面对如此“声名远播”的土小企业,当地环保部门不但不主动查处,甚至在省环保厅责令关停和限期整改后,依然置若罔闻,此等做法令百姓心寒,远胜于土小企业带来的污染。
土小企业屡次关停责令整改,屡次“死灰复燃”继续生产。淄博当地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即使称其“不作为”也不为过。那么,这背后究竟是关系网在作祟,还是地方政府顾及GDP和财政收入,另有难以言喻的苦衷?倘若是前者,无论多么复杂的关系网络,大约也都是为了一个“利”字,少不得要挨百姓痛骂,甚至被纪检部门严查。若是因为这两家污染企业均对拉高当地GDP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方财政难题,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宁肯忍受千夫所指,也要为污染企业撑起“保护伞”。如此“良苦用心”,倒真不知是民之幸,还是民之哀了。
客观上讲,一些地方政府为粗放增长的发展模式所限,唯GDP是从,有其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河北省近一年来加快产业转型,大量关停钢铁厂后,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全国倒数第二,让不少依赖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省市忧心不已。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这不仅是对淄博,对于整个山东省来说都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广东、江苏、山东,主要是看怎么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看怎么优化产业结构,怎么继续起到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作为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山东正面临实现飞跃发展的新节点。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在头顶经济大省光环的同时,山东省多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亦在全国名列前茅,严重制约了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今年年初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淄博市市长徐景颜亦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态,“淄博经济已经到了只有加速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严格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一再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GDP的必然性,到了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落实时,却仍然瞻前顾后,不放手治理,反而严重不作为。笔者不禁疑惑:这保的到底是地方财政和民生,还是当地政府的一时政绩?
古书有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必然带来阵痛,地方政府和企业基于各自的具体情况,也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然而,经济竞争力已被高能耗、重污染产业严重制约,与其讳疾忌医,不如刮骨疗毒,须知忍一时之痛,方能得长远。只有壮士断腕,先断顶风排污“发展观”,才能实现山东经济的腾笼换鸟、凤凰涅磐,还群众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独立调查第270期:
淄博环保执法不严 停产企业莫名继续生产
2014年7月,全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9.2天,同比减少了2.2天。其中淄博天数最少,仅有2天,同时SO2和NO2两项指标严重恶化,均居全省倒数第一。
在山东大气标准不断加严的背景下,空气质量却出现反弹,究竟是何原因?9月1日晚到9月2日,大众网记者随山东省环保厅联合执法队对网友举报的淄博2家污染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由于当地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土小企业“死灰复燃”排污,成为大气质量反弹的直接原因。
链接: http://sd.dzwww.com/sdnews/201409/t20140906_10977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