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大学造就“毛坯” 像原木可做家具可做雕塑
09.03.2015 17:16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3月5日晚,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嘉宾主持、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网研究所所长曹三省做客“两会大家谈”,畅谈“教育公平”、“应试教育转型”、“未来中国教育走向”等问题。
【大学实际上是造就“毛坯”的,就是我生产的原木到任何一个厂,可以生产家具,也可以做雕塑】 以下为实录: 郑强:刚才龚克校长也讲了,我也有一点想法,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时候我谈一点另外的观点。这些年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一种责备,说培养的人不能用,到我的厂里来不能用,所以大学培养得不行,培养的是没用的人。这是一种误解,大学实际上真正公平来讲是造就“毛坯”的,就是我生产的原木到任何一个厂,可以生产家具,也可以做雕塑,这是高水平教育。但是中国的发展,各个企业承担不起,甚至我对企业是科技的主体这句话也认为在中国现阶段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没有像德国和美国那样,所以我们的企业界和工业界现在和世界相比,我们企业对人才的后续培养培育远远不够,跟美国、德国、日本差距甚大,他们要了大学生以后投入的培养大学生的精力,(要比这些学生)在大学3-5年(的学习)还要多。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龚克校长的说法,也希望像龚克校长这样的教育家能够hold住,如果大学去生产文件的时候我们培养不出人才,在这一点上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南开大学是有区别的,(对于浙大)我希望他们培养中国的领袖,但是作为贵州大学来讲不能走这个定位。所以不能走两个极端,所有(大学)都搞通识教育,我是这么想的。因为专业是中国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敲门砖,如果都没有专业,北大、清华、浙江大学、复旦、南开(的学生)确实可以适应社会,因为你们知道好学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不需要说哪个专业,比如说北大扫地专业,用不着,社会都认可他。但是贵州大学(的学生就)不行,要问学什么专业。所以中国的大学需要分类,中国该有一批领袖大学,这样的大学要培养领袖人才、精英人才。但是中国大部分的大学还要针对社会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性人才,所以两方面都不能过分地偏颇。 但是从整体来讲,一个人一生在社会上立足,不是用大学学的专业去立足,是用他在大学学到的文化和境界去立足。如果他有好的基础,有宽广的视野,他出去以后完成可以适应社会对他的挑剔,如果过早地局限这个专业,如果没有这个产业怎么办呢。这是人为的,所以就像龚克校长讲的,教会大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新的探索方法,比学会你的专业更重要。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9.03.2015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