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消协:大数据时代超半数受访者个人信息被泄露
中国山东网10月29日讯 (记者 董理)近日,济南、北京等30家消费维权单位开展了相关网络调查,并发布了《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对于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大数据”这一概念依然比较陌生,但76%的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容易泄露”,并有52%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大数据”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本次调查发现,对于是否了解“大数据”的概念这个问题,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还有68%的受访者表示略有所知,更有24%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听说过”。
虽然对于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大数据”这一概念依然比较陌生,但对于“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容易泄露”这个问题,有76%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得回答。
对“过去一年中,有没有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问题调查中,52%的受访者认为“有”。
在“大数据”时代,对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更加多样,比如智能手表、运动手环之类的个人穿戴式智能设备,就有将个人健康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的功能。调查显示,只有4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有这个隐患。
关于“在大数据时代,哪些个人信息最重要”的调查中, 26%的消费者认为个人财务信息最重要,其次是个人身份信息,排在第三的则是个人通讯信息。
在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的调查中,被认为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是网站,包括电商平台、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占14%;其次是手机、PAD、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个人信息终端上的APP,占13%;第三是汽车行业,如4S店和电信服务商,都达到12%;第四是类似电子邮箱、微信、QQ之类的通讯软件和房地产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租房中介公司,达到11%。快递公司和银行保险业,分别占9%和8%。
针对调查结果,30家消费维权单位建议进一步细化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规范合理的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制度,信息、数据的采集使用必须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用更完善的立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受侵害。同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非法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简化司法程序,给个人信息权被侵害的消费者提供最大的司法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