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天桥区去年组织文艺演出400多场,文化惠民真正走到百姓中

30.04.2015  10:01

  在天桥区黄河北的农村,说起“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很多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区里来的文化队不仅带来了多年没听到的好戏,还给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小舞台,培训了文艺队。从城市的社区到黄河北的农村,从敬老院到工地,天桥区一年组织演出超过400场,文化惠民真正走入百姓中。

   百姓追着演出跑

  3月28日下午,经典吕剧《小姑贤》在天桥区桑梓店镇前房村文化广场开唱,赶来听戏的上百名群众坐满了小广场。

  这是天桥区今年“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的第132场次。从腊月开始,两个多月的时间,天桥区文化局组织吕剧团、豫剧团走到了天桥区黄河北的大桥镇和桑梓店镇,把“多少年没听到的戏”唱响了120个行政村。

  “我从年轻就喜欢听戏,过去都是跟着收音机听戏,看电视上唱戏,能这样现场看,还是区里的演出团到村里演才看到的。”68岁的王玉兰是大桥镇杨家村人,她告诉记者,只要知道临近村庄要来唱戏,她娘家哥哥都会提前打电话,一早骑着电动三轮车接她去看,“大家伙都喜欢看,每次人都可多了。”

  每次到天桥黄河北的村庄演出,天桥吕剧团副团长池照涛都会被村民们的热情包围。“经常能看到熟悉的面孔,骑着三轮车从其他村赶过来的,上午带着干粮下午接着看的。老百姓看得投入,让我们获得很大认同感。有时候下午场结束老百姓还没听过瘾,晚上就再加一场。”

   带活基层文艺队伍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嗨呀吼,嗨呀!别嫌我老汉说话啰嗦。”在大桥镇焦集村,70岁的张敦发唱起打夯号子,浑身便有使不完的劲。放在5年前,张敦发还在担心,自己从年轻时就唱的打夯号子会不会在他这一代失传了。“20年不用人工打夯了,打夯号子也就不唱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没人唱,也没人听。”但在张敦发的心里,打夯是他曾经热血沸腾的青春,“去黄河大坝上,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一夯夯地打下去,喊着号子格外起劲。”

  打夯号子、四蟹灯、汇极拳,面对这些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艺术,天桥区文化局积极对这类优秀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将它们重新搬上舞台。如今,张敦发已经组建了队伍唱起了打夯号子。“开始是8个人,后来就慢慢多起来,现在能有30个。”张敦发告诉记者,每天吃过晚饭,唱起打夯号子就能吸引一大群人。为了让打夯号子唱出今天的生活,张敦发和搭档还自己作词。

  不仅在焦集村,“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惠民活动唱响了村庄,也带活了基层的文艺队伍。大桥镇路店村组建了“梦之荷”舞蹈队,靳家村成立了3支舞蹈队、1支锣鼓队。为了让基层的文艺队伍更加出彩,天桥区文化局专门组织文化辅导培训,下社区,到乡村,每年举办文艺辅导培训近20期,培训人员1万余人。“下一步我们还将完善提升街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规范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小广场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努力实现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天桥区文化局调研员武岩介绍。

   文化惠民舍得投入

  2013年最早带着演出团到大桥镇大庄村唱戏时,天桥区文化局工作人员也曾有过疑问,多年没听戏了,老百姓会来捧场吗?没想到,演出还没开始,600多位群众就坐满了大院,舞台上的一颦一笑,台下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有拍手叫好声。2个小时演出结束,不少百姓问下一次演出的时间,感谢党和政府带来了好戏。

  “盼、喜、乐、亲、念,”五个关键字概括了“一年一村一场戏”演出的效果:农村演出少,村民很盼望有这样的演出。演出都是由专业演出团队承担,效果好。这些剧目用故事教育人,带来为人处事的道理,老百姓爱看。

  为此,天桥区设立“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专项资金,保证了演出经费的顺利支付。今后,天桥区将形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投入机制,切实做到“政府花钱、农民看戏”,确保活动持续开展。去年,天桥区文化局投入240余万元,对天桥区文化馆、图书馆进行整修改造,规划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声乐培训室、书画创作室、非遗展厅等功能场所,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功能。走进社区、农村、老年公寓、工地等基层单位,组织演出400余场,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回应了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