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家】无私奉献从微末小事做起 百岁老人的爱党爱国情

24.09.2019  11:10

   【编者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烟台市委网信办、烟台市文明办、烟台市总工会、共青团烟台市委、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胶东在线、烟台万科承办推出“万”般热爱·赞美家国——“小家@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系列互动宣传——《讲述“家”的故事》主题采访、《最幸福的笑脸》征集展示、《最美“家”音》微朗读大赛、《我爱你中国》大型音乐汇演,即日起至10月陆续开展,诚邀您关注参与。其中《讲述“家”的故事》主题采访将挖掘发生在烟台的普通家庭、工作集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以小见大反映新中国日益进步、文明富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以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群像式的采访来展现伟大时代的变迁。今天推出《无私奉献从微末小事做起 百岁老人的爱党爱国情》。

   胶东在线9月20日讯 (记者 宋君 通讯员 马学利 刘中蕾) 微微红润的脸庞,平和慈祥的笑容,家住芝罘区菜市街的李爱香老人,给人感觉非常温暖。今年已经103岁高龄的她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在她身上却有着很多不平凡的故事。作为山东电力青岛电厂原家属委员会主任,她是山东省第一届劳动模范,把一生精力献给了党和群众,无私工作没有一分报酬。

  她爱党爱国家,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时,她也踮起小脚、甩开双臂、挺起胸膛,在电视机前走起正步来,祖国强大是她的最大心愿。

   参与电厂“护厂”运动

  1917年,李爱香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岁时,他嫁给在青岛电厂工作的丈夫,婚后一直在农村陪伴公婆,田间耕作,直到抗日战争后期,在青岛生活的时间才多了起来。

  在此期间,这位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凭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热情,在丈夫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了青岛电厂“护厂”运动中。

  青岛解放前期,国民党在撤离青岛前妄图炸毁电厂。青岛电厂工人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秘密开展活动,有一次,几名军警特务来到电厂企图进行破坏,李爱香勇敢地站出来并吓唬对方:“这外面全是电线,非常危险,千万不要靠近!”李爱香机智的应对,成功让这几名特务离开。

  随着护厂队伍的不断扩大,厂里出资购买武器,工人们日夜巡逻,一个群众性的护厂运动很快形成,工人们吃住在厂里,防止电厂遭到破坏。护厂队成立后,先后挫败了国民党反动军警多次企图破坏发电设备的阴谋。这期间,李爱香以送换洗衣服和食品为由秘密传递情报。在工人们的保护下,作为当时山东省最大的电厂,青岛发电厂没有停电一分一秒,完好无损的回到人民的手中。

  受过寒冷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受过苦日子煎熬才会深知幸福生活的不易。通过参加“护厂”,李爱香的思想有了质的提升。她热爱共产党,感谢党把她从苦海中解救出来,并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且不计任何报酬。

   任职居委会主任无私奉献

  解放后的青岛百废待兴,电厂的作用尤为突出。党组织在厂里建立了工会组织,后来又建立了青岛电厂居民委员会,党组织及工会指定李爱香担任居委会主任。

  居委会主任是义务的,一分钱薪水也没有。平时工作主要是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指示;负责治安卫生;化解职工与家属矛盾;安排孩子上学和就业;各种供应物资粮票的整体领取分户发放;每逢电厂大修,组织家属参加厂里义务劳动清理厂内卫生等等。

  李爱香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号召多生孩子。到60年代前后,一个家庭5、6个孩子都很正常。1964年,李爱香的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当时电厂宿舍共有400多户人家,按正常都到挨家最近的小阳一路小学上学。可是由于孩子多,学校接纳不下,上级部门就下指标有些孩子必须到离家远的学校去读书。李爱香把女儿安排到离家最远、条件最差的平安路第三小学上学,由于李爱香以身作则及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电厂宿舍孩子们上学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工作中在调解矛盾时,她用自己的善心去理解别人,总是能很快将矛盾化解,各种关系处理的和谐、融洽。

  李爱香的辛劳和努力,经常得到群众的好评和上级的表扬。1955年至1958年先后出席青岛市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和山东省妇女代表大会,并被授予模范称号。1956年由青岛电厂党组织和工会推荐,青岛市委批准,以青岛发电厂职工身份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出席了山东省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1958年,李爱香响应国家号召与其他职工家属毅然到青岛钢厂参加工作。不到半年,上级找她谈话,因居委会工作需要她继续担任主任,李爱香二话没说又回到原岗位上来……

  在默默工作的同时,李爱香有四个子女需要抚养,有双目失明的老婆婆需要照顾,有在电厂任副厂长的丈夫的工作需要她的支持,可以想象其坚强和毅力,胸怀和勤奋。

   义务照料三个家庭的孩子

  1966年,由于丈夫程绍嶽调任烟台发电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李爱香带着全家随丈夫来到烟台。

  在烟台,李爱香和睦邻里、乐于奉献。此时,50岁的李爱香自己的孩子都已长大,她在料理家里全部家务的同时,还义务地为楼内的双职工家庭照看孩子。看孩子是责任活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有一天早晨邻居把孩子送来说:“大娘,孩子有点儿发烧怎么办?”李爱香说,放心吧,该上班上班。快到中午时,孩子发烧近39度,李爱香让自己的孩子照料着其他孩子,她独自推着小车,颠着小脚到青年路医院给孩子打了退烧针。回家时,李爱香满脸是汗水。当孩子母亲下班回来后,看到已酣睡的儿子时,双手握紧李爱香的手,泪水潸然而下,只能说两个字——亲娘。

  李爱香所照料的孩子来自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待李爱香都像自己的母亲,三个女主人都在不同场合叫过母亲为“娘”。当时物资短缺,粮食按人供应,副食品、油、肉、蛋都是凭票供应。这三个家庭都是把供应的最好的食品买回来送到李爱香的家中给孩子们吃。加上李爱香自己的外孙,共4个家庭的孩子在一起吃饭,有好东西李爱香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都留给孩子们。1989年矮旧房拆迁改造,大家分开居住,每当逢年过节,这几个孩子的父母亲一定会带着孩子来看望李爱香。

  现在,这些孩子也都50多岁了,早已成家立业,有的担任企业的主要领导,有的是民营企业家,有的留学美国。现在,他们又带着自己的家人来看望他们的奶奶。如以前一样,李爱香会拉着他们的手,问这说那,在李爱香眼里,他们还是孩子,还是她的孙子和孙女。

  李爱香身上充满了爱,走到哪里就把爱撒到哪里。

  她和睦邻里,每次打扫楼内卫生都是从最顶层打扫到最底层,邻居受其感动,都自觉地打扫和维护卫生。楼下有个垃圾桶,常年有残疾老人在收拾破烂儿,李爱香时常送他一些食品。每当过年过节还让儿女送碗水饺给他。前几年还能独自走动时,快中午时李爱香就去红利市场,看到老年的农民在卖剩菜时,她会给老人几块钱,把这些菜买下来,让他早点回家。

  李爱香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良好的家风,孩子们耳闻目染,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受父亲和母亲教育影响,几个孩子选择在电厂、供电企业就业,纷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为祖国的电力事业无私奉献。同时,在生活中,他们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这种家风、教育传承下去,感染和激励着后辈人。

  就是这样一件件细微小事,让他人得到关怀、得到温暖。李爱香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守听党话、跟党走,她做的事情很平凡,但平凡的事情中充满了高尚,充满了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