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行)

15.07.2019  13:01

  极目远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一直绵延到视野的尽头。北赤村就位于陕西宜川县云岩镇的旱塬上。

  村子254户858口人,地处偏远、崖陡沟深,山地贫瘠与山民贫困相伴而生,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达30%。

  “那时候,住着土窑洞、土坯房,一下大雨就胆战心惊睡不着觉。”回忆起往昔的情景,村委会主任安文忠连连摇头。

  当然,这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的北赤村变了:旱塬上果园一个连一个,苹果挂满枝头,敞亮的砖瓦房一排连着一排。是什么促成了北赤村的巨变?同样是种苹果,一条延长的产业链让苹果身价翻了“筋斗”,村里人的光景越来越好。

  好资源为何没能鼓起钱袋子?

  走进北赤村果园,几位村民正拉出水管,忙着给果树浇水。“今年雨水少,我们自己浇!”村民李群刚对记者说。

  苹果是北赤村的“铁杆庄稼”。全村耕地3164亩,苹果就种了1880亩,人均两亩多果园。可满坡苹果树,却曾一度使村里人愁肠百结。

  “种了10多年,也没种出个名堂来。”李群刚为自家的果园操碎了心。“3亩苹果是20多年前种的,果树老化,产量低、果品差,卖不上好价钱。”守着苹果园,过着穷日子,李群刚感到很无奈。

  宜川地处苹果优生区。安文忠说,北赤村的地种庄稼不行,但适合种苹果,这里光照足,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产出的苹果个头大、颜色红、口感脆。好资源为啥没发展出好产业?“一家一户种植,品种杂乱,商品率低,卖得都是‘原字号’,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安文忠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苹果价格一路下跌,每斤从一块钱跌到三四毛钱,最后,成箱的苹果摆在马路边,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有些村民挥泪砍了苹果树。

  市场风险抵不住,自然灾害也防不了。“浇不上水,防不了灾,只能靠天吃饭。”贫困户李社荣回忆,2015年夏天,果园遭受了雹灾,“最大的冰雹有鸡蛋大,好端端的苹果砸得没了样,看着真心疼!”那一年,一斤苹果只卖到五六毛钱,连本都收不回来。“你算算,一亩果园要施肥、松土、套袋、压枝,投入都要五六千块,一年到头的辛苦等于白费了。”

  不是没有想法。村里人也羡慕邻县人种的好品种,四年就能挂果,个大质美,一斤能卖六七块钱。“可是挖掉老树,再换新树,投入从哪儿来?”李群刚这样说。

  种苹果不行就贩苹果。李社荣尝试当过商贩,北到内蒙古、南到江苏,好多地方他都闯荡过。去年11月,他拉了一大卡车的苹果到江苏卖,“路上10多天,冒着风险,一趟下来虽然没亏本,但也没赚几个钱。”

  北赤村怎么脱贫?“还得瞄准苹果。”安文忠语气肯定,“老天爷给了咱这片土地,不信它长不出‘摇钱树’!”

  新品种新技术落地,老果园焕发青春

  面向市场,优化品种是第一步。

  “过去只顾埋头种地,现在要抬头看市场,不换代不行啦!”北赤村老支书李虎堂说。政府给补贴,合作社带动,村里的果园进入更新换代的快车道,曾经风光的“秦冠”“红元帅”等品种逐步淘汰。

  村民们看出了市场门道。李群刚几年前改种了红富士,如今想法又超前一步:“普通红富士也不时髦了,‘烟富十号’全身红、卖相好、身价高,一斤能贵一倍,俺今年就种几亩试试。”

  新技术也要跟上。扶贫工作队牵线,把延安的果树专家请进村,讲市场、讲技术。村里的8名“土专家”扎根果园,培训课一场接着一场,水肥管理、疏花疏果、套袋着色,全程推进标准化。

  实施间伐,北赤村果园里掀起一场技术革命。

  “刚开始肯定想不通,好好的果树砍了,谁不心疼!”李群刚说。技术员上门耐心讲解:“果园好不好,看的是商品率。树少了,果子质量好了,价高了,算大账划算。一块地肥力就这么多,你1亩种50株果树,透光性不好,伐掉一些树,才能质量取胜。”

  老李渐渐想通了,间伐两年后见到成效:果树少了,投入少了,品质好了,商品率提高到80%,一算账,亩收入增了一倍。“看来老经验不管用了。”现在他说起技术头头是道。

  打好基础,为好苹果保驾护航。李社荣家的果园撑起了防雹网。“政府给补的钱,装上这个网,相当于给果园戴了个安全帽,再不怕雹灾了。”

  一条渠道把水引到村里,1000多亩果园不再靠天吃饭。贫困户薛李鹏感叹:“过去一到大旱,村里人都急得到处找水,从山上肩挑车拉,也顶不上多大用。现在碰上缺水,一根‘小白龙’抽水就能解决难题。”

  新品种、新技术落地,北赤村的老果园焕发生机。

  过去论斤卖,如今论个卖

  旱塬上长出了好苹果,可怎么能卖上好价钱?

  “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难!村里自己上产业项目,也难!”安文忠坦言。

  政策扶持,云岩镇建起一座气调冷库,辐射周边十里八乡,让苹果实现了错季上市,北赤村的果农也受了益。

  “入不入库,差别可大着呢。”村民安吉祥说,苹果一般10月份集中上市,到春节前后价格能高几毛到一块钱。“冷库保鲜期最长6个月,贫困户存储不花一分钱,抢个好行情,相当于多种半亩树!”

  一条现代化选果生产线,通过分级、分拣,也让苹果身价倍增。在镇里的选果车间里,一个个苹果在流水线上经过冲洗、分拣、打扮、装箱,运往全国各地。副镇长王涛测算,通过分级销售,一亩苹果能增收20%左右。

  “过去论斤卖,如今论个卖,一个苹果能卖到20块钱!”李社荣想不到,自家的苹果成了城里人的礼品,“过去大的小的一起卖,肯定卖不上价,哪像现在,质量指标就有30多个,不单看大小、颜色,还要看糖分、口感,差别大着呢!”

  不断拓宽新渠道。村民李和平2017年尝试通过微信卖苹果,少了中间环节,利润高了一块,去年卖了7万多块钱。在村外不远的物流集散地,他隔三差五就要开着三轮车,装着几十箱苹果往各地发快递。

  好苹果还要有好商标。县里统一推荐品牌,在全国大中城市发展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103个。李群刚说:“市场还是认商标,自己说得再好都没用,比如咱这片的苹果,打上‘塬上喜家岭’的牌子,一斤至少贵5毛钱。”

  从种苹果到做果片果汁,产业链向深加工延伸

  在县城里的三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一条苹果脆片生产线开足马力,只见一排排苹果沿着传送带送进冲洗槽,随着水花起舞,苹果翻着跟头被冲洗干净,再送到削皮桩上,不到5秒钟,就完成削皮、去核,切成厚度相同的苹果片。

  “一个苹果分解开,靠加工增值,果农至少多赚三毛钱。”三物农产品公司总经理李江说,这里苹果品质好、无污染,糖度高达15.9%,做蜜饯都不需要加蜂蜜,硬度适合深加工。除了苹果脆片,公司还加工酵素、果脯等产品,下一步打算做附加值更高的苹果牙膏、苹果面膜等。“一年消化1万吨苹果,贫困户的优先收购。”

  有了加工企业托底,安文忠感到苹果产业更踏实了:“深加工对果子外观要求不高,村里每年收获的苹果有不少是等外果,质量不错,卖相不好,有企业收购,收入又能提升一截。”

  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北赤村人,思路越来越开阔,要把苹果“种出花”:还打算在苹果里注入“文化含量”。“不光要卖苹果,还得要‘看苹果’。”安文忠神秘地对记者说。

  邻村的乡村游搞得有声有色,安文忠看着心里痒痒,他在谋划一盘大棋:北赤村离黄河壶口风景区不远,村里的果园也是旅游资源。“你瞧,春天,满山遍野开满苹果花,城里人可以一家老小来赏花;秋天,红彤彤苹果挂满枝头,人们可以成群结伴来采摘;就是夏冬这也不会闲着,咱这儿空气好,吃吃土味,看看坡坡岭岭的风景,美着呢!”

  安文忠扭头问:“你说咱这‘苹果+旅游’的想法咋样?”

  关键还是要自己干起来(记者手记)

  拥有优势资源,却不能摆脱贫困。北赤村过去面临的这些难题,相信很多贫困山村也都遇到过。

  想必北赤村解决问题的经验,对其他地方也会有所启发。

  农产品加工程度及商品率低是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料显示,如果我国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

  实现这一目标难吗?其实也不难。北赤村通过优化品种、打通市场、延长产业链条,使困扰农民多年的增收难题迎刃而解。这中间,有政府的助推,但更多的是,农民自身蕴藏的巨大的创富潜力!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唤醒。这一点,当地的做法确实可圈可点。

  我们在为北赤村高兴的同时,也想提出这么一个建议:如果你的村子依然抱着“金碗”讨饭吃,何不妨学学他们的做法? 

作者:高云才 喻思南 申少铁         编辑:刘自锐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