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局长在《求是》撰文: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12.10.2015  09:22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维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粮食安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多次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着新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始终端牢13亿多中国人的饭碗。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在此大好形势下,一些地方萌生了“粮食已过关”的思想,出现了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的现象,粮食安全意识有所淡化。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粮情,作出了“紧平衡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为新时期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全球视野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我们以不到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1%的人口。目前,全球每年谷物贸易量大约6000亿斤,仅相当于我国年粮食消费量的一半。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负责任大国,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这一战略方针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国际市场贸易条件,兼顾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符合我国发展实际。过去我们说粮食自给是保全部、保所有品种,随着粮食需求快速增长和受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约束,粮食供给要靠自己保全部已不现实,必须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保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牢牢把握“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共同行动起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这深刻指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相对于各国通常主要依靠发展粮食生产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同时加强“三大能力”建设,把粮食储备、流通能力建设放在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同步推进,这是对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的重大创新。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就是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永续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加强储备能力建设,就是要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发挥储备在稳市、备荒、恤农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流通能力建设,就是要建立完整的现代化粮食储运和市场体系,使产区粮食及时收储、销区粮食及时运达,确保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

  牢牢把握“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强调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对粮食质量安全的期待明显增强。粮食是最基本的食品,也是其他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因此,保障食品安全,着力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把住食品安全的源头至关重要。

  牢牢把握“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布局。面对我国粮食安全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是一项长期战略布局。这确立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为我国粮食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内国际关系,在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适当进口,弥补国内部分品种供求缺口,同时又要防止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大的影响。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新特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粮食供给充裕和价格稳定对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五大特征。

  粮食生产发展的硬约束与粮食消费刚性增长并存。这些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耕地、淡水等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上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稍有不慎,粮食安全形势就会发生逆转。而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食物结构升级和粮食用途拓展,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据调查统计,2008年至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14.8%,而粮食消费量增长18.8%,预计到2020年粮食需求量在1.4万亿斤左右。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并重。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家从2004年起相继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两个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8年起在东北等四省区实行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连续7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稻谷和小麦两个品种7年累计提价幅度分别达96%、69%。受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支撑影响,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持续攀高,逐步逼近“天花板”。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高。这种两头挤压的状况,使得单纯依靠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从长远看,必须加快建立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同时,引导促进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品质,推动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与保障质量安全并进。在粮食数量供给得到保障后,人们更加关注粮食质量安全。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局部地区存在粮食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超标现象,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同步推进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为此,一方面要切实加强生产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防治粮食污染;另一方面要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制度,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确保粮食消费健康、营养、放心、安全。

  合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与防止进口粮食冲击国内市场并举。近年来,全球粮食连获丰收,供求比较宽松,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外粮食价差拉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4/2015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5.54亿吨、消费量为25.04亿吨,期末库存将达6.45亿吨,为15年来最高水平。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这虽然有利于我国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但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特别是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销售份额。如何有效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新常态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挑战。

  厉行爱粮节粮与减少产后损失并行。当前,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现象相当严重。由于粮食产后烘干机械化水平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造成粮食损耗和霉变,每年损失达400亿斤以上;露天储粮、危仓老库储粮和粮食运输环节的损失达150亿斤以上;低水平粗放加工和过度加工损失口粮资源150亿斤左右。粮食消费环节浪费现象更是惊人。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在2000亿元以上。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就是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实现无地“增产”,这是今后我国解决粮食资源短缺、保障粮食安全最现实可行、最经济合理的途径。

  三、切实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业职责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流通是重要环节,担负着重大责任。各级粮食部门要牢固树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意识”和“守责意识”,深入推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切实履行好抓收购、保供给、稳市场的职责,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办法,探索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产粮多的地方和农民多得补贴,切实做到“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做到对农民的余粮应收尽收,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

  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国家“粮安工程”建设规划。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增千亿斤粮食仓容建设进度,加大对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力度,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储备规模,确保储备粮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强化粮情监测预警,完善应急供应体系,提高各种应急条件下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加快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和“放心粮油”工程,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实施粮食企业“走出去”战略。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市场规则和粮食标准的制定,继续运用和深化APEC粮食安全部长级会议以及APEC粮食安全伙伴关系机制的成果,增强我国在国际粮食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力引导和鼓励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积极开展粮食仓储、物流、加工、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空间,加快构建动态开放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把节粮减损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一是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帮助农户实现减损增收;二是在粮食仓储企业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粮食储藏损失率;三是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合理控制加工精度,避免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浪费和营养流失,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四是推广散装、散运、散卸、散存“四散”物流,降低粮食运输损耗率。此外,要加强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宣传教育,开展“节约一粒粮”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粮节粮浓厚氛围,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来源:《求是网》(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