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充分用好棚改政策 加快提升高铁新区

16.10.2015  17:33

近年来,泰安市抓住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快高铁新区棚改步伐,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改善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高铁新区一期4平方公里的改造建设全部完成,5个村近3000户居民顺利回迁;12平方公里的二期工程,地上附属物清理和房屋搬迁等前期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回迁楼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整个高铁新区棚改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改善5万人的居住条件、提升25平方公里的城市品质、形成承载20万人的城市空间,并增加公共财政收益,带动近1000亿元城市经济增长。

一、做好结合文章,形成整体推进格局。 一是与高铁新区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按照高铁新区分三步推进的整体规划,将19个棚改村按照片区分别进行打包合并,作为高铁新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申请棚改政策资金支持,实现整体设计、资源共享、项目效益最大化。目前,核心片区和南片区先后获得棚改贷款10.9亿元和37.5亿元,成为高铁新区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与城市规划建设紧密结合。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高水平专家编制棚户区改造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档次和建设品位;突出民生主题,优先满足群众回迁需求,合理设计楼区布局和户型结构;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对片区内的开元河、泮河、叉河、刘家山、柱顶山等资源进行改造利用,把文化符号变为建设符号,体现山水特色。三是与完善城市功能紧密结合。按照“市政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的理念,优先进行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新城区。目前,核心片区总长度22公里的17条主次干道全部打通,开元河治理提升、英雄山小学等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明显优化。

二、做好市场文章,提高棚改综合效益。 坚持依法依规、经营城市、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市场手段,搞好项目运作,确保资金借得来、用得好、还得上,努力创造“城市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生态得优化、文明得提升、政府有收益”的共赢效果。一是搞好资金运作。一方面,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上级棚改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短融、土地收储贷款、公司债、私募债和PPP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近20亿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棚改专项贷款。设立资本管理公司,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循环利用棚改资金。二是搞好土地运作。设立土地储备中心,加快推进土地收储、整理和熟化,高标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资金需求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制定出让计划,稳定土地收益。目前,核心片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基本完成,今年以来已整理可开发出让土地780亩,绿地、恒大、新兴、华新等知名企业开发的项目陆续交工。三是搞好商业运作。与棚户区改造工作相适应,设立置业公司、物业公司等6家配套服务企业,支撑政府平台公司做大做强,努力打造百亿级大型企业。

三、做好协调文章,凝聚棚改工作合力。 在工作推进上,最大限度整合力量。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6名市级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定期现场办公,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整合国土、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设立高铁新区综合执法局,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工作秩序、影响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在政策设计执行上,最大限度惠及群众。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工作始终,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考虑群众愿望和要求,合理制定棚改具体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在房屋征收补偿上,不仅每户村民可享受180平方米的安置标准,还按人均15平方米的标准建设经营用房,作为今后发展空间,解除了群众的生计之忧。坚持先建后拆原则,增强了片区居民对棚改的信心,提高了土地房屋征收的签约率和棚改工作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