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东方:加强儒学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26.11.2015  16:12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社会转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文化景观,也对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的要求。山东社科院基于30多年来在儒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对儒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重要价值的认识,利用实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机,于今年3月成立了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此,本报围绕中国故事的“讲法”这一主题,从打造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的原因、意义、做法、成功经验等多个角度,专访了山东社科院纪委书记姚东方。

记者: 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极大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山东社科院成立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姚东方(以下简称姚):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们为儒家文化的辉煌灿烂而感到自豪,对孔子儒学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文化遗产无比珍视,这是我们打造山东道德高地的精神底蕴,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过去两年来,山东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在推进道德践行、推动优秀齐鲁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山东社科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智库”机构,在加强儒学研究与国际交流方面责无旁贷,理应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任。因此,今年3月,我院利用推进实施创新工程之际,在30多年来儒学研究的基础上,整合全院儒学研究力量,打造成立了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记者: 您刚刚谈到,山东社科院儒学研究有近30年的基础。这30年中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姚: 早在1986年2月,我院就成立了儒学研究所,当时是全国唯一以儒学命名的实体科研机构。儒学所成立时,正逢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人文思想大量涌入,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社会上和学术界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形势下,我院儒学所举办了大量学术活动,包括“中西文化讲习研讨会”“孔孟荀学术异同讨论会”“孟子学术讨论会”“鲁文化与儒学”“全国首届荀子学术思想研讨会”“儒学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等,有些会议在国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发挥了学术引领的作用。我院儒学所也成为当时中国大陆传统文化和儒学研究的重镇,奠定了我院这方面的学术地位。

伴随着30年的学术耕耘,我院儒学研究的学科体系日渐完善,形成了儒家学术发展史研究,如先秦孔孟荀思想、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儒学、现代儒学研究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管理思想、政治思想研究等,主持和承担国家级课题10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和院重点课题30多项,出版著作近百部,发表学术论文近800篇,获得省部级奖项20多项,其他各类优秀奖项50余项。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研究院、香港孔教学院、韩国安东大学等国内外儒学研究的重要团体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新加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退溪学会、韩国孟子学会、台湾孔孟学会等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产生了刘蔚华、赵宗正、陈启智、王其俊、刘宗贤、路德斌、涂可国、孙聚友等一批儒学研究的优秀科研人员。

记者: 我们注意到,山东大学成立了“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整合成立了“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其他科研院所也在儒学研究方面有所规划。在此背景下,山东社科院成立“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是否会面临重复研究、无序竞争的问题?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姚: 前面讲到,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是孔孟故乡。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一些高校成立或加强儒学研究机构,理应如此,势所必然。我们山东社科院充分认识到只有形成研究合力,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繁荣发展山东社会科学。因此我们成立“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定位一是“研究”,二是“交流”,在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就是想努力做到与全省其他研究机构有所区别,依据社科院自身优势和特点,实现战略合作,优势互补,形成全省一盘棋的研究格局。

记者: 您过去长期分管山东社科院的外事工作,能否谈一谈社科院在儒学的国际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与与国际儒学界的交流不断发展。记得我1986年8月从山东大学外文系分配到我院外事处工作,接待的第一批外国学者就是日本筑波大学的高桥进教授带着两位弟子访问我院儒学研究所。近30年来,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现代新儒家代表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成中英教授,台湾的蔡仁厚教授、黄俊杰教授,香港孔教学院的汤恩佳先生等国际儒学界著名学者在内的300余位研究者来我院进行儒学交流;我院也有百余人次从事儒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交流访问;主办或合办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40余次。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的创立,在加强儒学研究、推动儒学交流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学术成就。继2014年第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8月又成功主办了“第二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该会是为落实中韩两国元首就人文交流达成的共识,由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交办的交流合作项目,该会的成功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会后,我院与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合作成立了“中韩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下一步还将共同创办《国际儒学论丛》学术刊物,促进两国之间的儒学交流,扩大儒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的对外交流,是向海外儒学界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国际儒学界走向山东的过程,也是山东儒学界走向世界的过程。通过这一双向交流、互动,促进了儒学的研究,宣传了中国,宣传了山东。

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传统文化“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您认为究竟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并且赋予其现实意义?在这方面山东社科院准备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哪些工作?

姚: 总书记要求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讲好中国故事。我院将积极拓展儒学“走出去”的新渠道。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未来将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儒学研究,揭示儒学思想的理论精华,阐明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目前,中心正在着力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荀学史》和青年课题《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并将以此为起点,对儒家思想以及中国历史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计划出版《儒学研究丛书》。二是做好载体建设。重点做好《国际儒学论丛》的编辑工作,刊发中外学者儒学研究最新成果。三是加强国际交流,旨在通过会议、出版、学者互访,共同研究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儒学研究机构和有关团体的联系与合作。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等已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与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特别是我院与韩国国立安东大学有着30年的儒学交流合作,并联合成立了“中韩儒家文化研究中心”,进一步拓展了中韩儒学的学术交流平台。下一步,中心在继续做好“中韩儒学交流大会”这一品牌的基础上,将大力加强与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国家的儒学学术机构和学者的交流联系,在适当时机举办“中日儒学交流大会”“中美儒学交流大会”。这些工作得到了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正在积极有序的运行中。中心力争将“儒学交流大会”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促进国际儒学的研究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研究”,促进“交流”,用全球思维、世界胸怀讲好中国故事,为儒学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