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档案中心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21.12.2016  00:11
驱车从成大路一直向东,到达与金鸡大道的交会处,一座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建筑物便会映入眼帘。虽然墙体还在进行装饰,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建成后的恢弘大气。

   

  正在施工的威海市档案中心主体大楼外景。威海晚报记者 孙大伟 摄 

  驱车从成大路一直向东,到达与金鸡大道的交会处,一座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建筑物便会映入眼帘。虽然墙体还在进行装饰,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建成后的恢弘大气。这就是我们本期“民生工程探营”的目的地——位于东部滨海新城的市档案中心。

  从2015年9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的市档案中心,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威海晚报记者 常会会 文 孙大伟 图)

   

  项目工作人员展示用手机扫完二维码出现的工程信息。 

  民生工程档案

  名称:市档案中心

  地址:位于东部滨海新城成大路与金鸡大道交会处,北临成大路,西临金鸡大道,东南临逍遥河

  简介:集档案收藏、咨询利用、展览教育、社会课堂、学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人文窗口和文化服务场所

  施工进度:主体工程封顶,正在进行外墙装饰

  竣工时间:预计201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负责威海市档案中心的几位技术人员正在讨论施工方案。 

  更科幻,智慧化系统实现电影中的场景

  12月13日上午9时,跟随项目经理蔡继俊的步伐,我们近距离观察了市档案中心。这个总建筑面积31090平方米的建筑物,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外形层叠有致,庄重大气。

  “这个设计方案名叫‘城市之印 文化之礁’,是由中国航空设计院设计的。”蔡继俊介绍,建筑主体落成后,将与台地绿化、室外艺术沙龙和树池以方形图案进行组合,并由城市道路逐层巧妙拼接升起,抽象出水墨印章以及海水冲刷礁石的意向。同时,建筑主体两个方形相叠的体量也隐喻砚台开启的动势,突出了城市建设特点和档案文化的内涵。

  “我们正在进行外部装饰阶段,年后将进行内部精装修和相应的绿化。”跟着蔡继俊的步伐,我们来到建筑内部,只见每面墙、每个柱子上都贴着二维码,拿起手机扫一扫,各种数据、施工细节一目了然。

  “我们将档案中心建设充分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之中,打造国内最先进、最智能、最生态的综合档案馆。”市档案局主任科员林永茂告诉记者,档案中心将最大程度体现智慧化,主要架构有四部分组成:实体档案智慧管理系统、数字档案智慧管理系统、公共智慧服务系统、智慧档案馆基础支撑系统。

  “整个大楼都实现智慧化管理。”林永茂介绍,将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档案智慧管理系统快速地查询定位档案,连实体档案所在的柜子都可以远程控制开关。而且,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采取了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控制、电子巡更管理等子系统,最大程度保证档案的安全。

  “如果没有授权的人接近档案库,系统会自动报警。保安人员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巡逻,系统也会报警,跟电影里的场景一样科幻。”林永茂介绍。

   

  施工人员正在高空对前面进行固定施工。 

  更开放,现行文件中心及时发布部门政策

  智慧型档案中心的建设按照“大档案、大数据、大文化、大服务”的理念要求。突破只管政府文件、只为政府服务的传统理念,注重开展民生和专业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开放性、人文性的服务理念。

  2014年12月,在档案中心的建设方案确定以后,档案局组织相关人员展开调查论证,摸清全市33万卷专业档案的存量,加上馆藏22万卷的存量,考虑未来30年的增量,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要求,确定档案中心总建筑面积31090平方米,其中,专门设置了8750平方米的对外服务功能区。这也标志着档案中心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对市民的开放性。

  “现在,因为人力、物力上的限制,有些部门现行文件很难做到及时更新。”林永茂介绍,待到档案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建立现行文件中心,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将及时报备到档案中心,市民可以在网上随时查阅,“阅览区也会建设一个现行文件查阅区,方便市民随时查阅。

  “此外,其他可以向社会公开的文件,可以来档案中心查询,部分还可以实现在家上网查询。未向社会开放的文件,若有需求可凭相关证明利用档案中心内部查询系统查询。”林永茂说。

   

  项目工作人员带领记者参观威海市档案中心建设展厅。 

  更便民,证书家谱等都可纳入家庭档案

  以往,档案馆中存储的卷宗大多以各部门的文书档案,或是历史材料为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档案中心建成后将纳入更多的民生档案,包括婚姻状况、房产状况等,内容涵盖更加广泛,更加注重民生需求。

  不仅如此,档案中心还将接受家庭档案的保管。如果市民想通过档案中心的档案管理系统来整理家庭档案,可以免费申请一个进入密码。从工作档案、健康档案、证书、家谱,到孩子的一张成绩单、一张照片,以及家庭记账单都可以纳入到这套档案系统中来。“电子档案的优点是更方便家庭成员对档案进行管理。”林永茂说。

  “除了电子档案,我们还提供以捐赠、寄存、代管等方式为市民保管实体档案。并为每个人的档案进行编号,我们叫做全宗号。”林永茂介绍,市民可以把纸质档案送到档案中心保存,本人可以随时前来查询,其他人查询,则需要本人授权。

  “管档案,搞基建;里外忙,两头干

  在档案中心建设过程中,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中传着一首顺口溜:“管档案,搞基建;里外忙,两头干;身体累,心里甜;齐努力,建新馆”。

  这是因为在他们既要抓好档案中心建设,还要做好日常工作,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即便这样,大家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半点怨言,有的同志就编了这样一首顺口溜。

  对此,林永茂有着切身体会。林永茂是市档案局的一名主任科员,从确定要建档案中心那天起,他就和同事们一起,盼着档案中心的建成。

  为了将档案中心建成国内一流档案馆,他随其他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组成的档案馆建设考察团,先后赴广东、辽宁、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考察。从硬件设施到内部管理,从档案收集到开发利用,从实体管理到数字化建设,考察团成员们收获颇丰。

  “档案中心的开工建设,是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市档案工作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同时也为全市档案事业发展构筑了新平台,提供了新机遇。多次实地考察确实学到很多东西,收获很大。”回忆起考察时的情形,有个场景,林永茂至今记忆犹新。“在北京考察时,档案馆有一对退休老夫妇,他们是那里的常客,研究一些工作时感兴趣却没空涉及的问题。”林永茂说,这样的场景更加激励了他们,立志做更开放、更便民的一流档案馆。(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