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娱乐化的亲子时刻充满成年人的自作聪明

11.08.2015  15:06

  然第三季的《爸爸去哪儿》无论是质量还是受众的关注度,都有了下降趋势,但这样一个亲子节目还是能不断引起观众对CP、慈祥父爱、高冷少年、暖萌少女等话题的眷恋。孩子在国人观念里即为希望,与西方教育下的快乐成长稍有不同的是,我们的父母更为拧巴和挣扎一点,他们既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又势必要孩子肩负着自己的憧憬和理想的重任。所以既要幸福出明显的事件给人看,又要智力、知识全面发展正是我们儿童的困境和困惑。

    小孩的任性、娇惯、自私等等缺点,几乎都是基于成年人不断教化和折射的结果。比如当观众对杨阳洋的很多表现给予自私任性的评价时,你可以看看杨威在面对小问题时是不是也常常表现出担当略欠,这就是父母的身段给予孩子的某种指示和教化。同样,多多和夏天的得体、善解人意,似乎也可以从黄磊和夏克立身上找到某些影子。正如我们常念叨“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这样的话一样,良好的教养、优雅的举止也很难从一代人身上立马见效。     在白凯南主演的新片《我爸比我小四岁》中,也是主打亲子时刻。父女之间的爱从生疏到反过来被照顾,荒诞之中也将一种人类本应该有的诸如陪伴、互相成长等关键词演绎了出来。白凯南在片中号称事业有成,可是老婆因为他的事业出了车祸,唯一的女儿也被他常常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所以女儿想出一个又一个情非得已的计谋,来让自己的父亲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人小鬼大让父母从庸俗而泛滥的事业、工作、交际中重新认识到亲情的重要,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只能对于不安的命运听之任之。《我爸比我小四岁》中的九岁少女希希教训起父亲来有鼻有眼,小大人或者情商高都可以用来形容她,但这样失去童年纯真的表情似乎也是成年人拔苗助长的结果之一。教训父亲反过来被父亲设下的计策教训,一个娇惯得无法无天的少女形象塑造得多少有点不明不白,一方面她缺少天真可爱的一面,总是以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周遭世界;另一方面她身上的虚荣和物欲又都是成年人的一种折射,孩子永远没有错,错的是自以为可以执掌一切的大人。     当我们在大银幕、在电视荧屏中,以虚构的电影和谄媚同时也流俗的综艺节目来看待新一代孩子成长时,已经将视角有意地模糊掉。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换个角度来说,他们又都是一个个经过编剧、编导刻意改编过以至于满足观众诉求的“角色”。被娱乐化的亲子时刻充满陷阱,也充满成年人世界的自作聪明。现实的问题无法通过观赏电影或者综艺节目找到解决之道,毕竟娱乐节目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而不是教化或者学习。